onlyaaaa
2008/4/24 12:09 
对,龙兄的话,差不多就是我的意思。
人在尘世,若执着于修行去超脱尘世。
是否也是一种错误。
相反,如果另外一种解释,或许能够更好的说服我
佛要普度的是对于众人自己内心的自我认识。
从而,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尘世间的苦难哀乐。
因为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而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对于这些事物的感受。
真的不是懂很多。希望有人能给我解释下
菩提草兄~~~呼唤你~~
口琴王兄~~~呼唤你~~
秀云姐~呼唤你~~
龙兄~~呼唤你~~
菩提草
2008/4/24 13:08 
敬禮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最近末學有點工作上的事要忙,所以不能詳細回復,請諸君多多見諒,謝謝

過兩日末學有閑之時在和大家慢慢探討  

先大致說下末學個人的看法,首先呢

就大家的看法而言執著有兩种,一种是對惡的執著,一種是對善的執著,也包括對修行的執著

兩者都是執著,為何提倡要除去對惡的執著,而不同時要求去除對修行的執著呢?

因爲做任何事,都有個必須要遵循的程序,佛法裏叫次第。

有個笑話很形象:有個人買了兩個餅,先吃了一個,沒飽,於是又吃一個,飽了。他就很後悔:早知道吃了第二個就能飽,就不吃第一個了!

想達到無所執著,沒有任何煩惱,而時刻與圓滿智慧同在的自在境界,不是一步就可以做到的,是個過程。這個過程有它的程序和次第。

衆生沒有能力去除根本的我執,所以首先先消滅從淺層次的煩惱與惡行入手,因爲惡行動機是煩惱,而煩惱的作用是增加執著,並對智慧的建立起反作用。所以先削弱執著的力量,培養善法與智慧的習氣。

同時,要一步步地修行善法。雖然凡夫行善法也帶有根本的我執,但善法的動機與一般的煩惱是對立的。初步的修行善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與消除煩惱,並對智慧的建立起促進作用

因此,一邊除惡,一邊行善。等到煩惱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的程度,善法的習氣與發心極其堅固的時候。就可以真正開始著手對付根本的執著了。

如果不經歷以上的過程,不可能真正消除執著。

善法也分兩种:1、有執著心而行的善法;2、無執著而行的善法

佛弟子修行成佛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而成佛。佛是最圓滿的善法行持者。何為最圓滿的善法?《金剛般若》裏說:“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即是佛的境界。無一切執著而行一切善法。

佛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句: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眾善奉行的同時再“自淨其意”,也就是去除根本執著

不然,是不可能做到去除執著的
prussianz
2008/4/24 13:15 
原帖由 onlyaaaa 於 2008-4-23 22:24 發表
我有個問題。。
純屬討論,
佛法中說的“妄贪欲嗔”
但是执着于成佛,想要超出尘世
这个是否也是“妄贪欲嗔”的体现?
是否也是犯了佛教的大忌?
只是想讨论下,我没怎么系统看过佛法的书,所以问出来的问题可能有点怪?
但是我觉 ...


a possible [[[[[[[[[probably-false+wrong]]]]]]]]] answer :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cheers ThANK ye , thine truly the dutch uncle
prussianz
2008/4/24 13:20 
原帖由 菩提草 於 2008-4-24 13:08 發表
敬禮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最近末學有點工作上的事要忙,所以不能詳細回復,請諸君多多見諒,謝謝

過兩日末學有閑之時在和大家慢慢探討  

先大致說下末學個人的看法,首先呢

就大家的看法而言執著有兩种,一 ...


敬禮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敬禮
敬禮菩提草

謝謝菩提草 再達 離教者之家
謝謝
謝謝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跪拜:
菩提草
2008/4/24 13:35 
原帖由 龍井樹 於 2008-4-24 10:23 發表
覺悟圓滿的佛去普渡眾生反而令我感到困惑,不是菩薩 (覺有情) 才普渡眾生的嗎?



佛是妙覺位的菩薩,是菩薩修行的目標,終極階段,圓滿了一切智慧 慈悲與能力,是救度衆生的最究竟者。佛一彈指閒對衆生的利益,是普薩很久很久去做都無法比上的

一個衆生,真正發心爲了利益一切衆生而成佛,真正發起這樣的世俗菩提心,並受菩薩戒,就是菩薩了。此時進入大乘菩薩五道次第中的第一個:資糧道


大乘菩薩五道次第

1、資糧道──發菩提心,修出離行。资粮道有三品。

2、加行道──修共菩提,四加行等。加行道有四位,暖、顶、忍、世第一。


3、見 道──斷見所斷惑,見無我,見利他功德,見王道朗現,登初地。见道有二定,正定、后得定,见道后即是初地(歡喜地)菩萨。

4、修 道──自初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乃至十地法云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波羅蜜多。

5、究竟道──斷金剛習氣,證人法二空,得菩提、涅槃二究竟果,亦即所謂無上佛乘,就是佛。

prussianz
2008/4/24 13:38 
原帖由 菩提草 於 2008-4-24 13:08 發表
敬禮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最近末學有點工作上的事要忙,所以不能詳細回復,請諸君多多見諒,謝謝

過兩日末學有閑之時在和大家慢慢探討  

先大致說下末學個人的看法,首先呢

就大家的看法而言執著有兩种,一 ...


不用急,慢慢來 ,現正 拜讀大作 消摩時間 恭迎候教

謝謝

敬禮大寶恩師聖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
敬禮
敬禮菩提草

秀雲
2008/4/24 14:05 
原帖由 onlyaaaa 於 2008-4-24 12:09 發表
对,龙兄的话,差不多就是我的意思。
人在尘世,若执着于修行去超脱尘世。
是否也是一种错误。

相反,如果另外一种解释,或许能够更好的说服我
佛要普度的是对于众人自己内心的自我认识。
从而,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尘世间 ...


同意!假如宗教脫離了現實,只是一心想要去天堂,西天極樂,念佛,禱告僅僅為了這個目的,這種宗教就離消亡不遠了。

小乘佛教認為我們這個世界非常苦,也很骯臟,修行就是為了解脫,不再輪回。大乘佛教的興起正是針對小乘佛教的虛無主義。所以不管史學界如何認定大乘佛教充滿了過多的神話迷信色彩,但大乘的精神---------心中清凈無染,當下就是凈土!這種精神才是最符合釋迦牟尼原始佛教的本懷的!這也是凈土法門的真正意義,不是現在某些大師說的變了質的凈土宗。

从而,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尘世间


對!這就是世尊說的“中道思想”,我認為---------一心念佛只求速死的不是佛法!






龍井樹
2008/4/24 14:15 
那究竟修行圓滿進入涅盤的佛會不會去普渡眾生的?
善執算不算執要不要去除?

[ 本帖最後由 龍井樹 於 2008-4-24 14:16 編輯 ]
菩提草
2008/4/24 15:10 
原帖由 龍井樹 於 2008-4-24 14:15 發表
那究竟修行圓滿進入涅盤的佛會不會去普渡眾生的?
善執算不算執要不要去除?



会,佛唯一的事业就是普度众生。佛利益众生的方便无量无边,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就是正法明如来的化身,以菩萨的形象利益众生


对善的执着是要去除的,但这个执着是去除什么呢?去除修行者对“能行善者”、“所行功德”、“受善行者”实有的执着

不是说,对善的执着一去除,就不行善,什么都不做了

善有无执着的善—“清净善法”,有有执着的善—“染污善法”

但恶只有有执着的恶,没有无执着的恶

所以恶要消灭干净,善只需清净就可以了


修行的简单过程就是:“消灭恶行(外在身体与语言)”+“行有执着的善”———>“行有执着的善”+“以禅定力镇伏内心的粗分的烦恼”———>“止观双运断除根本执着”+“无执着地行一切善法”———>逐渐修行成佛

因为善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不能断除执着的话,对善法本身就是障碍
菩提草
2008/4/24 15:28 
To:Dye朋友

末学自毕业后就逐渐生疏于英文了

很难看懂您的意思

虽然想与您交流

但想来是没什么机会了
龍井樹
2008/4/24 16:51 
我有一位朋友,他經常會到新聞組參與討論:
news://3home.net/3talk.buddhism
他是香港大學佛學會會長,他說自己是中觀應成派。

他不認同佛會倒退回到菩薩的狀態去普渡眾生。


至於執著,
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堅持。
堅持去行善就是對善的執著;
無可無不可,不堅持行善就是不執於行善。
菩提草
2008/4/24 18:20 
這不是一種倒退

你想:一個大學教授穿上小學老師的制服教小學也算是本人知識和能力的倒退嗎?

這是一種方便

佛法裏說的“執著”不是堅持的意思
onlyaaaa
2008/4/24 21:14 
我想我有點明白這個意思了。。。菩提草兄。。
不知道怎么稱呼學佛之人。。。只能這樣叫了。。。
在這裡我不知道用另外種說法來表達下也許能更好的表達
就是老子的“無為之治”
是否可以簡單的等同與佛教中破執著的最高境界。
為無為之事,行無為之行
最近《道德經》實在看的有點多。。。。

原帖由 prussianz 於 2008-4-24 13:15 發表


a possible [[[[[[[[[probably-false+wrong]]]]]]]]] answer :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cheers ThANK ye , thine truly the dutch uncle


我們可愛的P兄,這個地藏王菩薩的話。。。
我欣賞的還是這句話。。。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雖然很早知道,
但是在諸暨那裡的靈山寺廟的里看到這句話時,給了我很深的震撼!
那種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菩提草
2008/4/24 21:28 
原帖由 onlyaaaa 於 2008-4-24 21:14 發表
我想我有點明白這個意思了。。。菩提草兄。。
不知道怎么稱呼學佛之人。。。只能這樣叫了。。。
在這裡我不知道用另外種說法來表達下也許能更好的表達
就是老子的“無為之治”
是否可以簡單的等同與佛教中破執著的最 ...




你太客氣了,不敢當  :)

恐怕不是一樣的

不同的思想不一定必須要聯係起來

單獨看待就好  :)
onlyaaaa
2008/4/24 22:19 
我來說下我對無為之治的理解
請菩提草兄來看下
無為之治
我的解釋是:不要為了什麽目的而去做事
執著,肯定是為了有什麽目的。
為了教人善而去修行。雖然目的是好,也是善執。
無為,放棄了這個目的,而單單只是去做這件事。
沒有了執著叫人善的這個目的,那是否也就意味著破執了?
那無為之治,用佛法中的話來說,是否可以意味著,破除心魔,清净善法啊
不好意思。。。表達不好
不知道能否理解啊
另外,謝謝菩提草兄解決了我前面的對於佛法中的一些疑惑問題。
真是教學相長啊。。。
prussianz
2008/4/24 23:34 
原帖由 秀雲 於 2008-4-24 14:05 發表


引用:
原帖由 onlyaaaa 於 2008-4-24 12:09 發表
对,龙兄的话,差不多就是我的意思。
人在尘世,若执着于修行去超脱尘世。
是否也是一种错误。

相反,如果另外一种解释,或许能够更好的说服我
佛要普度的是对于众人自己内心的自我认识。
从而,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尘世间 ...

同意!假如宗教脫離了現實,只是一心想要去天堂,西天極樂,念佛,禱告僅僅為了這個目的,這種宗教就離消亡不遠了。

小乘佛教認為我們這個世界非常苦,也很骯臟,修行就是為了解脫,不再輪回。大乘佛教的興起正是針對小乘佛教的虛無主義。所以不管史學界如何認定大乘佛教充滿了過多的神話迷信色彩,但大乘的精神---------心中清凈無染,當下就是凈土!這種精神才是最符合釋迦牟尼原始佛教的本懷的!這也是凈土法門的真正意義,不是現在某些大師說的變了質的凈土宗。

引用:
从而,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尘世间



對!這就是世尊說的“中道思想”,我認為---------一心念佛只求速死的不是佛法!

但大乘的精神
---------心中清凈無染,當下就是凈土
這種精神才是最符合釋迦牟尼原始佛教的本懷的!這也是凈土法門的真正意義


聞     小姐 一言,
[五o] 可以 死焉, ,;--^)

看來 小姐 已經 [手足]=[catch] [至刀]=[arrive] 鹿 了 .........

congratulations !! 謝謝小姐

[ 本帖最後由 prussianz 於 2008-4-25 00:08 編輯 ]
龍井樹
2008/4/25 09:07 
原帖由 菩提草 於 2008-4-24 18:20 發表
這不是一種倒退

你想:一個大學教授穿上小學老師的制服教小學也算是本人知識和能力的倒退嗎?

這是一種方便

佛法裏說的“執著”不是堅持的意思 ...

或者你跟我的那位朋友說著兩套不同的佛理都說不定。
不過,無論佛是什麼都好,我其實沒有太大興趣去深究。
有苦有樂,人生才精彩。
苦,要來也沒什麼大不了,黎明過後又是新的一天。
龍井樹
2008/4/25 09:16 
原帖由 onlyaaaa 於 2008-4-24 22:19 發表
我來說下我對無為之治的理解
請菩提草兄來看下
無為之治
我的解釋是:不要為了什麽目的而去做事
執著,肯定是為了有什麽目的。
為了教人善而去修行。雖然目的是好,也是善執。
無為,放棄了這個目的,而單單只是去做這件事。
...

抽象去談善惡並無什麼益處,
不如回到你跟女朋友相處的問題。
她認為耶教是善的,你不以為然。
與其想如何協調彼此歧見,
不如換個角度,
想想自己為什麼偏偏愛上耶教徒,
耶教女子有什麼地方吸引你。
想通了,
或者會找到耶教可愛之處都未定。

[ 本帖最後由 龍井樹 於 2008-4-25 09:19 編輯 ]
秀雲
2008/4/25 18:14 
原帖由 龍井樹 於 2008-4-24 16:51 發表
我有一位朋友,他經常會到新聞組參與討論:
news://3home.net/3talk.buddhism
他是香港大學佛學會會長,他說自己是中觀應成派。

他不認同佛會倒退回到菩薩的狀態去普渡眾生。


至於執著,
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堅持。
堅持去行 ...


你朋友應該屬於早期大乘,而菩提草朋友的思想里更多的帶有中國化佛教思想的影子。

原始佛教里,居士就是菩薩。或者說菩薩是居士修行的典範。
onlyaaaa
2008/4/25 21:15 
。。我就是想做點事,讓我自己不去想我的女友啊。。。
龍兄。。。你又何必去提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