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天主教及基督教已經達成共識
我和天主教及基督教已經達成這種共識: 佛教徒可以同時信仰觀世音菩薩和耶穌基督,以信仰佛教及觀世音菩薩為主,耶穌基督是一種輔助,但不能加入天主教或基督教,即是不能接受洗禮。基督徒尊重少數佛教徒對耶穌基督的這種看法:佛教徒可以認為耶穌基督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且是佛教的秘密事業護法(即是密宗的不共事業護法)。但基督徒不同意同時信仰佛教和天主教或基督教。基督徒只能信仰上帝及耶穌基督,但不能信仰觀世音菩薩。如果基督徒信仰耶穌基督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信仰觀世音菩薩,那麼基督徒要改信佛教,以佛教和觀世音菩薩為主,耶穌基督是一種輔助,放棄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接受佛教,皈依佛教的佛、法、僧三寶,成為佛教徒。這種共識很明白。跨宗教信仰(Inter-faith)很少有,佛教徒和基督徒不鼓勵跨宗教信仰。有些基督徒認為,一些佛教徒可以說,上帝、聖母瑪利亞及耶穌基督全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但基督徒不接受這種看法。這只是一部分佛教徒的看法,不是基督徒應有的看法。香港和台灣的天主教說得很明白:信耶穌同時不能信觀音。因為信觀音是拜偶像,天主教不會拜偶像。而耶穌基督是一個主,觀世音菩薩是另一個主。一個人不能同時事奉二主。 | |||||
從佛法角度定位「天上聖母」:媽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嗎?修行境界有多高? 熊仁謙 90後熟悉漢藏梵英四語的佛教學者,求學時期周遊印度、尼泊爾、日本各國,擅長以佛學回應世界,宣揚辯思與覺察的能力的重要性,夢想是成為一個影響社會的鴻儒,促成一個包容的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正是因為這個問題,所以多年來佛弟子極少跟媽祖互動。佛弟子對外交際宣傳時,或多或少會說「媽祖是觀音的化身」、「媽祖是觀音呀」,但是你何時看到佛寺裡面會供養媽祖?僅僅宣稱「媽祖是觀音的化身」,無法解決下述佛弟子很在意的問題。 「試論媽祖於佛教中的定位」是一個大議題、也是個大嘗試:當然,我作為一個佛教本位主義的宗教工作者、致於向更多人介紹佛法的美好,自然也得面對佛法如何與面對民間信仰神明這一問題。 其中,「媽祖」是一個佛教早應接觸、為其於佛教中確認定位的神明:這並非因為媽祖需要透過這樣的方式有更高的神聖性,而是佛弟子更能自在地與其追隨者互動、互相增輝。 其實,佛教一直都有接納、甚至吸收不同神明,並將其於佛法中尋得定位之傳統。不講印度、就看中國:如中國歷史上的關羽、在漢傳佛法中被定位為「伽藍護法」,藏傳佛法則也視之為護法(如噶瑪噶舉派視其為「噶瑪漢神」。) 然而,媽祖為什麼在中國佛教沒有得到這樣的待遇? 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佛教有大師情節:關公成為佛教的護法,是受到託名為隋代天臺智者大師的認可、並在宋代已經漸漸成為共識。然而,宋代以後少出現有高度自信、開宗立派之氣魄與影響力的大師,因此「認證護法」這一權限也就付之闕如。 相對的,藏傳佛教的特殊體制,讓其可以保有大師的修行聖性傳承、超越幾百年仍歷久不衰,如達賴喇嘛就是典型的範例:其從皇太極時代迄今、都是藏傳佛教的最高政教領袖,傳承不止,現世的尊者達賴喇嘛更是世界級的宗教領袖。 同樣轉世數百年、甚至身為藏傳佛法轉世制度創始人的大寶法王轉世系統,也是如此:大寶法王從第一世轉世迄今900餘年、其封號為明永樂皇帝所供養,現世大寶法王更是藏傳佛教年輕一輩的最高領袖,功德不言自明。 因此,我於今年(2022年)初、祈請上師大寶法王依其智眼普照、撰寫《媽祖供養文》,為媽祖信仰於佛教之定位建立必要之緣起。《媽祖供養文》的開頭兩句話:「普光王觀音,二聖所攝受。」其實就清楚呈現了媽祖信仰自身所認同的身份背景:媽祖是普光王與觀音兩位聖者的弟子。 一、媽祖信仰相關文獻的身份記載 根據廖鵬飛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目前發現有關媽祖的最早史料),該廟中: 墩上之神,有尊而嚴者曰王,有哲而少者曰郎,不知始自何代,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 一般認為,聖墩廟位於福建的白塘鎮、離媽祖信仰的源頭湄洲島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當地的李氏家族在自己的祠堂中祭祀媽祖、此即「聖墩廟」,也因此才稱之為「聖墩祖廟」。故,聖墩祖廟是湄洲神女祠以外、史上第二座媽祖廟,不過應是第一座受到朝廷(宋徽宗)認可為正祀的媽祖廟。 參考蔡相煇教授的研究顯示,聖墩廟正中所謂「有尊而嚴者曰『王』」的主尊,應是當時流行於福建、佛教與摩尼教相混合的「普光王佛/泗洲大聖/白衣觀音/僧伽/十一面觀音」信仰。這個信仰體系複雜,簡述脈絡是: 一位名叫「僧伽」的西域僧侶,崇信「普照王佛」並建立「普照王寺」以崇敬之(後因為避諱而改名「普光王」)後人認為其為「十一面觀音」的化身,更在他過世後崇敬供奉他、名之為「泗洲大聖」或「白衣觀音」。 僧伽信仰在宋代非常流行、特別興盛於福建,聖墩廟中央所供養的這位「王」若依歷史脈絡來看,極有可能是「普光王」或此「白衣觀音」其中之一。 | |||||
大部分研究都顯示出,僧伽為摩尼教的僧侶、「普光王佛」就是「摩尼」;事實上,摩尼教與《華嚴經》系統,在西域與長安都有明確互相影響、互相採用與競爭的痕跡。典型案例即為出身西域的華藏賢首白衣白冠說《華嚴經》、最後京城十大德上書要求賢首出家,就是唐代的摩尼教與佛教就一位宗教師的身份激烈競爭的結果。 要注意的是,摩尼教與華嚴系統的影響並非單向施加、而是互相的:不少研究指出,摩尼所信奉的「摩尼」(普光王佛)、即華嚴系統所奉之盧舍那佛(大日如來)。 總之,從《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所衍伸的相關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知:媽祖在聖墩順濟廟、最早是作為或普光王佛(大日如來)或白衣觀音的陪祀;若從密法來看,觀音等一切菩薩的主尊則也都是大日如來。 因此,讚稱其為:「普光王觀音,二聖所攝受。」意指其為二聖之弟子。 其實,媽祖為觀音之弟子、這個論述幾乎已經是「共識」,不但大量文獻中一再呈現其與觀音菩薩的師徒關係,北港朝天宮蔡董事長也曾跟我說:「我們正殿後面就是觀音,媽祖一定是屬於佛教的啊。」極度重視佛教與民俗信仰之互動的星雲法師也曾說:「媽祖是觀世音菩薩的弟子。」 二、佛教曾經如何看待媽祖 關於這一議題的說法不一而足,我至少聽過幾種: 媽祖是學佛成仙 這種說法繪聲繪影、甚至有說媽祖是修綠度母法成就的:雖然我是藏傳佛弟子,但這種說法著實扯淡、既沒史實根據,也忽略了福建當時的歷史背景。福建地區一直流行各種巫術,相較於學習度母法、媽祖在生時接觸的是當地巫術的可能性高非常多。 媽祖是度母/度母的化身 這種說法更是扯淡,據說提出者是某位藏傳佛教的仁波切,並得到某些大師的認證。 我只想說,許多不理解藏傳佛教脈絡的人、容易受這種說法給誤導:藏傳佛教中「仁波切」爆炸無敵多、我們常常開玩笑說,某些地方你石頭隨便丟過去就會K到一個仁波切(代表仁波切超級多)。因此僅僅得到「仁波切」的頭銜、不代表什麼。 另外,藏傳佛教百家爭鳴、如果一個「大師」提出的觀點,不夠有理有據致使所有人的認同,那也是不會成為藏傳佛教主流的。比如部分格魯派大師(國師級)曾在清朝時主張關公是某位菩薩的化身,但這種觀點從來沒有在藏傳佛教裡是主流。 媽祖是觀音/觀音菩薩的化身 關於這一觀點,得到許多法師等的認可。 星雲法師曾深入理解媽祖與觀音的關係,並說他:「多年來,如何讓媽祖能在佛教裡有所定位,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他也曾主張媽祖是觀音的化身、後來微調為媽祖是觀音的弟子而非化身。 我認為,雖然沒有文獻記載、佛教內部也缺乏共識,但媽祖「有可能」是觀音的化身,可是佛弟子「僅」以這個角度來與媽祖互動並不完善。 首先,一般佛弟子的理解中,我們所崇敬的對象只有「佛菩薩」與「護法」兩種,將一位神明解釋為「大菩薩」的化身,無法閃避的問題仍然是:那我應該把他視為佛菩薩看待?還是護法看待? 其實正是因為這個問題,所以多年來佛弟子極少跟媽祖互動。佛弟子對外交際宣傳時,或多或少會說「媽祖是觀音的化身」、「媽祖是觀音呀」,但是你何時看到佛教的寺院裡面會供養媽祖?會唸誦媽祖讚? 相對的,佛教寺院裡以關公為護法、唸伽藍讚並想著關公,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因為佛弟子已經認定「關公」是護法,所以可以舒服地跟他互動。 | |||||
媽祖出離輪迴了嗎? 媽祖也是大菩薩嗎? 媽祖有修戒定慧嗎? 媽祖是護法還是本尊? 我該不該頂禮/供養/皈依媽祖? 當然,媽祖雖然是觀音的弟子、但是僅將其定位為觀音的弟子,也無法讓佛弟子知道自己應如何與其互動: 媽祖是弟子所以是我師姐嗎? 還是媽祖其實位階比我高? 還是媽祖其實生為天人不如人類可以修行所以其實是護法? 諸如此類。 所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應該是: 確認了媽祖為普光王與觀音二聖所攝受的弟子。 根據媽祖信仰本體對媽祖功德的描述。 從佛教思想體系中確認媽祖的修行位階。 三、從佛教思想體系中確認媽祖的修行位階 我認為,這裡最重要的不是「佛弟子怎麼看媽祖」,而是媽祖信仰本身怎麼定義媽祖。再將這個定義放到佛教體系中去分析與理解,這才是抱持尊重地「尋找定位」。 我根據媽祖信仰的主要經典《天上聖母經》中的一些描述,簡單歸納出如下一些結論: 媽祖的生命形態 毫無疑問,媽祖是上一世名為林默的女子(人道眾生),現下則身為天道眾生並尊稱天上聖母。 媽祖的修行境界 《天上聖母經》中有一段關鍵話語:「學菩薩之精神......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我們可以明確看出,媽祖已經「走上菩薩道」,而「菩薩道」依佛法來看共有五層: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若依記載來看,媽祖依大地菩薩(觀音)為導師、而非直接依佛陀的圓滿報身為導師,因此應該未及見道以上。然而,媽祖身為天人、天人的生理條件無法「產生資糧道」,顯教地道中有一段描述我覺得特別符合媽祖的情況:「有些情況是先身為人時出生資糧道,後生為天人時才出生加行道。」 這也符合《天上聖母經》中一再強調媽祖的修行境界是:「竟脫凡胎而入聖胎......捨業報身,得解脫樂。」因為加行道以上才會被佛教稱為「解脫」(不再墮入惡道),故媽祖至少處於加行道以上是較為明顯的。(若你問我確切位於加行道的哪裡?我推測應該是「頂」位。) 如此,我們能得出如下的結論: 媽祖是一位天人、她上一輩子是位名為「林默」的人類,當時她登上了「資糧道」,並在轉生為天人時登上加行道。不論是處於「資糧道」還是「加行道」,都屬於「信解行地」、因此媽祖即是位居信解行地的菩薩。(佛學專業上,我很傾向於媽祖窺井得符做她得大資糧道之法流三昧的理解,但這扯太遠了。) 因此,稱之為:「天上聖母菩薩」是符合佛學脈絡的(但不能稱為摩訶薩)。 當然,一定會有人質疑:將某個信仰中的論述、放到另一個體系中來檢視與定位,這是否合理?姑且不論這兩個信仰之間「是否真的是兩個獨立的信仰」、就算是,這種做法在佛法歷史上也極為常見。 佛教中大量的護法,都是從原本其餘信仰中的神祇、佛法按照其描述與定位後,再用佛法去解讀與理解其定位的。既然,媽祖是信解行地菩薩、是堪為佛弟子恩德最大之導師,那佛弟子又豈有不禮敬供養信解行地菩薩之理? 度母之家這次因緣殊勝,與聖母信仰本山北港朝天宮結緣、迎請一向受佛法儀式所熏敬之媽祖分靈來度母之家,以為佛弟子有信仰文獻根據地與天上聖母菩薩互動之緣起。這並不是只是一個單純的「分靈」,而有更遠勝的歷史意義。 因為,我們不但按照雙方信仰文獻、確定了媽祖於佛法中的正確定位,更重要的是這跳脫了現今許多佛教徒看待神/佛時那種「非黑即白」、「非本尊即護法」的態度。事實上,這種態度是因為過度忽視「信解行地菩薩」所致,我前面寫過一篇文介紹這個議題:《何謂信解行地菩薩?》 作者正在推動的「度母迎聖母共為三寶輔」計劃、本質上是從佛法的角度定位「天上聖母」,這個計畫現正值功德億倍增長的衛塞節期間募捐中。 本文經熊仁謙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 |||||
不要緊,越多人反對,就越代表這是真理。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加油! | |||||
刪除帖子 | |||||
要達至共識,起碼大部分人都會認同你呢個諗法,先叫共識 事實上係,當天主教允許一些異教聲音(例如中國人掃墓祭祖、借用佛學概念)已經被大量基督新教批判為異端邪說,係末世大淫婦,係魔鬼的化身,係假教會。 記住,這是你自己的信仰,並不是共識。你自己感覺良好就可以了。 | |||||
不要緊,越多人反對,就越代表這是真理。 問:如果我話,尖沙咀不是在九龍,而係在港島,結果100個有99個反對,得我自己支持。咁,尖沙咀在港島,是否真理? | |||||
例如如果你能夠在2009年找到加密貨幣,大部分人覺得係玩具或騙人,反對你買來投資,但你找到它的價值並堅持買入,你就成為富豪了。 但我也強調,大部分人相信的真理,還是對的。比喻你不小心過馬路會好容易撞車會死,你活到80歲便會急速老化等等。 | |||||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 聖經又錯?還是又有特別解釋? | |||||
耶穌基督有到印度學習佛教及婆羅門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耶穌基督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耶穌基督在學習佛教後,吸收佛教的慈悲的教義及輪迴的理論,回去以色列,創立基督宗教(Christianity)。這可以從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對比可以發現。猶太教沒有博愛的教義。耶穌是有從佛教學習的。因此,耶穌基督才提倡要有愛心(Love),教人要學會博愛(Fraternity)。在慈悲和愛這一點上,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和佛教有共同的語言。謝謝你們。 | |||||
18-2-2024 | |||||
19-2-2024 | |||||
請基督教記住,天主教不是啟示錄所講的大淫婦。共產黨及馬列主義才是大淫婦。天主教曾經腐敗過,現在比以前好一些了。天主教正在進步中。天主教會衰落,並不是因為天主教接受佛教。天主教會衰落,恰恰是因為天主教沒有接受佛教。天主教只有接受佛教,才不會衰落。天主教接受佛教,對天主教和佛教而言是雙贏。基督教也要接受佛教,才不會衰落。人類的科學和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中。這會令基督宗教更快衰落,因為基督宗教有反智及反科學的一面。天主教和基督教只有接受佛教,進行改革,才不會太快衰落。 我就是知道聖經啟示錄所講共產黨及馬列主義是敵基督是魔鬼的大秘密,才得到精神病的。我是不應該知道這秘密。凡是佛教徒或基督徒知道共產黨是敵基督的大秘密,患上精神病及受迫害的機會會大增。 | |||||
無論你信的是天主教或基督教或東正教,基督徒是不應該批評佛教和觀世音菩薩,不應該說佛教是邪教,觀音是邪靈。這是不應該有的態度。依我的個人理解,耶穌基督所講的上帝,在猶太教及一些猶太人中是耶和華,在西亞(或稱中東)普遍叫做真神阿拉(Allah)。耶和華和真神阿拉是指同一個上帝,只是名稱不同。就這一點看,穆罕默德是對的。但穆罕默德的教導基本上是錯的。穆罕默德的教法還不如耶穌基督的教法。耶穌基督是主張天父、聖靈及聖子三位一體的。上帝亦稱天父。上端是天父,下端是聖子,亦代表所有凡夫。中間靠聖靈溝通,亦可以靠聖子耶穌基督溝通。耶穌基督是人類和上帝之間的中保。沒有耶穌基督,人類就無法和上帝溝通。聖靈是陰性的。聖靈亦是指聖母瑪利亞和大地之母。這個不會錯。我們可以說,聖靈是聖父和聖子所共發。聖靈和聖子是上帝創造的,又和上帝沒有分別。耶穌所講的上帝,在印度教是大梵天王(Bramah)或維修奴,在佛教是大梵天王或帝釋。就佛教的深層解說,耶穌基督所講的上帝,實際上是佛教所說的心識。上帝創造萬物在佛教可以換成是萬法唯心造的道理。因此,耶穌基督的教導和佛教及印度教等是沒有衝突的。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信仰。同一個上帝在不同的民族可以有不同的名稱。我是這樣理解耶穌基督所講的上帝。謝謝你們。 19-2-2024 | |||||
聖經這樣說的: New age 則認為大多數人來世會比今世好 佛教認為大多數人來世會比今世差 基督教就話大多數人來世下地獄 |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相同之處 1.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唯一的真神耶和華和人子耶穌。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上帝創造萬物。 2.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皆相信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上帝派遣耶穌降生人間,為世人贖罪而被釘上十字架受死,死後第三日復活並升天。 3.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和童貞瑪利亞所生。瑪利亞是耶穌基督的親生母親。 4.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基本上相同,皆相信聖經是神的默示,皆相信聖經無誤。 5.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所有人皆有原罪,皆是始祖亞當和夏娃的後代。因為始祖亞當和夏娃受蛇的引誘,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禁果,因此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世代受苦。 6.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蛇是魔鬼的化身。皆相信魔鬼撤旦是原先的天使長路西法背叛上帝,與上帝對抗,成為墮天使路西法。 7.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三一真神,即天父、聖子與聖靈。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有天使和天使長的存在,並劃分天使為九級,皆相信所有天使和天使長是上帝的受造物。 8.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不信上帝者必下地獄。不信耶穌基督者必下地獄。皆反對其他的神,反對對偶像的崇拜。主張唯有上帝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一樣反對信觀音。 9.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遵守耶穌基督的兩條訓導︰欽崇天主在萬有之上與愛人如己。遵守耶穌基督提倡對所有人的愛。皆遵守摩西十誡。 10.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有千禧年的傳說,皆相信世界末日,皆相信耶穌基督會再來。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上帝會審判所有人。信耶穌基督的人得永生。不信耶穌的人墮落地獄,受地獄永火。皆相信耶穌基督會來這個世界作王,直到永遠。但不信上帝及耶穌之人必受地獄永火的教義,則成為基督徒與其他教徒、無神論者及不可知論者爭論的焦點。 11. 天主教和基督教皆相信三大信經,即《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阿塔拿修信經》。(並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有信經的概念。希臘、羅馬或是歐洲的多神教,以及印度教、佛教就沒有信經,伊斯蘭教則有清真言作為信仰告白。)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分別 1. 敬禮聖母 Vs 不重視聖母 敬禮聖母是教會悠久的傳統,這是基於瑪利亞是耶穌基督之母此一歷史事實,而敬禮聖母是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基督的救恩。基督教出現後,強調人與天主的直接關係,對於敬禮聖母以至其他聖人的做法,不再重視。 2. 聖經73卷 Vs 聖經66卷 馬丁路德否定教會一直以所使用的聖經卷數,把舊約中的七卷剔除,原因是這些經卷沒有希伯來原文的版本流傳下來。亦有人說,原因是這七卷書中的部分內容,支持他反對的教義。總之,由此開始,天主教的聖經有73卷,而基督教的聖經是66卷。 3. 七件聖事 Vs 聖禮兩件 天主教於16世紀的特倫多大公會議裡,明確指出我們共有七件聖事,而這七件聖事是教會悠久的傳統,一直都施行中;由於馬丁路德否定聖事的效能,也否定這些聖事來自基督,促使特倫多大公會議要明確限定教會聖事是七件。到了今天,基督教教會承認聖洗聖事,也有部分教會接受聖體聖事,而大部分的基督教教會,不接受其他五件是聖事。 4. 聖傳+教會訓導+聖經 Vs 唯獨聖經 基督教相信一切的天主啟示源自聖經,人可以在聖經裡找到一切關於信仰的真理;至於天主教,我們相信啟示真理源於教會本身,而初期教會把他們目睹耶穌基督的人生經歷紀錄為新約聖經,但教會本身也承傳了基督真理在其中,這就是聖傳與教會訓導了。 5. 教宗是領袖 Vs 沒有統一領袖 天主教奉教宗為最高領袖,整個天主教教會也在他的領導之下,努力履行基督給予的使命;基督教沒有一個領袖,不同的教派各有統屬,而且牧師往往也是受顧於堂會,教派的領袖也是有會眾直接或間接推舉出來。 6. 有修會制度 Vs 沒有修會 天主教內有修會,就是有特別召叫的人聚集起來,希望在現世裡實踐天國的生活,而一般的修士及修女,都會在決定成為修士、修女時,發三個願:守貞、貧窮及服從願,代表他們期盼天國臨在。這種做法,並不見於基督教。 7. 小團體不活躍 Vs 團契活躍是教會支柱 基督教教會幾乎所有人都會參與團契,是他們信仰生活的重心,也藉團契連繫教友,以及教會與教友的關係。團契生活多樣化,既有研習聖經,也有社交聯誼。天主教的小團體多是指堂區內的善會,以功能為主,組織起來是為做好服務。 8. 梵蒂岡 Vs 沒有教廷 天主教因歷史發展的因由,有梵蒂岡這個政治實體,故此有國家的部分。這個小國同時也是整個天主教的大腦,從組織層面來說,教廷管理天主教的一切,有關天主教的政策與信仰指導,都由此而來。基督教有不同的教派,各自有本身的核心,彼此並不統屬,與天主教不同。 9. 中央財政 Vs 自負盈虧 每個基督教教會都有自己獨立的財政,也就是說,每個教會都有財政負擔,如果入不敷支,有倒閉的可能。天主教的教區、堂區由教廷作決定,教區、堂區的存廢,財政沒有決定性,即使部分教區及堂區入不敷支,基於傳播信仰的原因,也會由中央繼續支持下去。 10. 耶穌在聖體內 Vs 聖餐只是餅 天主教視感恩聖事裡的麵餅,經過祝聖後,真實地成為基督的身體,因此在領受聖體時,是真真實實地領受基督的身體,所以領受聖體是極其神聖的時刻,成聖後的聖體不可待慢,因為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教雖然有聖餐禮,但他們視這是紀念行動,領受麵餅是紀念基督的最後晚餐,吃的餅只是餅。 11. 從宗徒傳下來 Vs 自己創立 天主教強調教會是「從宗徒傳下來」,即今天教會與宗徒是有直接的連繫,亦唯有與宗徒保持一份連繫,才是教會。故此,即使我們有不同的地方教會、不同的教區,仍然是同一教會內;基督教沒有這種連繫的概念,反而相信只要幾個聚在一起,基督就臨在其中,所以每一個教友都可以創立自己的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