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大悲觀音八關齋戒
[千手千眼大悲觀音] 八關齋戒一般以千手千眼觀世音壇城為基礎,時間為兩天稱為紐涅。但也可以由上師指定不同主尊的壇城進行,或以一天的閉關為之,並無損其功德利益。 【一般的紐涅簡介】如下: 無上之觀世音菩薩是利益十方無量眾生之無緣大悲心之示現或化身,為住於十方淨土無量諸佛心中之大悲之流現。觀世音菩薩有許多不同的化身,如千手千眼觀音、四臂觀音、紅觀音等,聽到諸觀音菩薩化身的名字、陀羅尼或憶念他們的身形,可以消除因病苦、魔障、刑罰所致之八種或十六種恐懼。最終能平息輪迴不止及下道受生諸苦,於十地五道漸進,終能證得佛果。 此儀軌通常以千手千眼觀世音壇城為基礎,屬於"基利雅"密續中之蓮花部,由尼師巴嫫之傳承而來。由親見觀世音菩薩並受其加持的少數大成就者一代代傳下來,所以所具有的加持力量非常大。 如理如法修持一次,命終後可以生到四天王處為神(慾界最低之神)。修持兩次,可以在三十三大之神界中,上升一級,如是累昇。連續不斷做完八次,於命終剎那,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觀世音菩薩之誓願說,行此儀軌一次者決不受生於下三道,又說,清淨地行此儀軌一次者,得自下三道脫出。由於善力增長,致使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惡力消除,霜電之恐懼亦得平息。眾人身、口、意所染之惡習得以清淨,飄零於輪迴之時間也縮短四萬劫,即使四大基本重業及五無間重罪,亦因而清淨及消除。 觀世音菩薩之長、短咒(六字大明咒-嗡嘛呢貝美吽)由一千一百萬佛所說,具有非常大的利益及功德,持者、用者均受諸佛照應,一切時中,疾病消除,免受敵人之威脅,受知於統治者,不受蟲害、刀兵、中毒、非時死等。死後中陰之懼消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佛。殺盜淫妄四基本業及五無間重罪因持咒而清淨,所有見、聞、憶、觸蓮冠觀音陀羅尼者可以將直墜地獄之惡業消除,這些信眾永不墜入下道,反而得以成為轉輪王有十萬劫之久。持咒者往生後,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上或東方阿閃佛淨上。以咒力加持沙上,灑於屍體或骨骸,即使亡者已受生下道,亦得解脫,如是利益及功德述之不盡。 八關齋戒的戒律包括: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慾。 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非時食。 7.不居高廣床座。 8.不歌舞妓樂,不香花飾身。 簡言之,持行八關齋戒閉關共有七大利益: 1.由於過去生劫所積聚之不善業及生活中所造諸惡業,而導致之疾病、不幸、障礙,皆會由我們行持齋戒而淨除,且滅造惡因,因此此戒律是最殊勝破除諸障礙及不幸之最有力法門。 2.是無上善巧,以增加財富及快樂之法。透過護守戒律之功德,我們的善業會不斷的增長,如同河流小溪般的灌注,更何況它的碩果成就-健康與快樂。 3.藉此修戒法,棄除造惡業之因,並且由於持戒的功德,使你們心性了然,易覺知到惡業之不利與放棄造惡業之行為。 4.持戒之善功德可披澤及鄉土,因此你的土地將會吉祥平安,疾病不臨無有饑荒家宅永安。 5.護持戒法之功德,可以完全清除過去累世所積之惡業,不會轉生於下三道,且斷除了投生於下三途之因。 6.佛陀曾示:「持戒是最直接獲得自由難得人身,而不會投於下三道之法因」。故而,我們將來將會再獲得寶貴的人身。 7.閉關持戒之功德猶如一種子,於識田中將會萌芽成長終會得到證悟佛性之果位。 | |||||
18-09-2009 以下是由尊貴的 嘉察仁波切因應弟子請益,於2009年4月普巴金剛法會期間指派堪布嘎旺,為弟子們開示千手千眼觀音法門的起源以及修持的功德。祈願大眾能夠對其有所瞭解,並發起為利眾生修持的心。 講法的時候,對於相同的主題,因為不同的環境和聽法者,內容上會有所不同。說法者會依著所調眾生的根器,而做不同的講述。堪布對於之前紐涅的議題,曾為西方人講過不少次了,但他很少有機會對東方人做開示。所以,堪布不太肯定是不是能夠做得好,但會盡量去做到完滿。 所謂的內道佛法,是種真實存在的傳承,亦即,我們所學的法,必須源自於佛陀。而紐涅正是由佛陀所傳下來的法,非後人所創。佛陀是遍知者,所以對聽法眾生的根器能完全了解,因此,佛陀總能針對求法者,依類講述符合最能利益求法者根器的法門。因為來向佛陀求法者眾多,所以佛陀所說的法,非常浩瀚廣博。 由於佛陀所講的法非常多,所以需要分類。就如同,世界上人那麼多,將之分為東方人和西方人一樣,浩瀚廣博的佛法可分為經和續二部教法。紐涅這個法門所依止的本尊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法門是橫跨經、續二部的,而紐涅所用的儀軌是屬於續部的儀軌。修持的方法,以及如何得到觀音菩薩的加持,也須運用續部的方法。儀軌者,是屬於續部法中的事部瑜伽(註:續部分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 佛陀圓寂至今已2500多年,紐涅這個法門也傳續了那麼久了,而最初,這個法門是透過帕莫比丘尼(文意:具德比丘尼)傳出來的。由於帕莫比丘尼的關係,這個法門被傳到了西藏、喜馬拉雅山區乃至於西方等地。帕莫比丘尼生於烏金(UDYIANA),相當於今日的巴基斯坦這個地方,她曾是國王的女兒,從小就出家守持清淨嚴謹的戒律。因為業力的關係,她生了痲瘋病,比丘尼的病症嚴重到手腳都斷了。有一日,比丘尼在夢中見到文殊菩薩為她開示,要她去修學紐涅這個法門。菩薩告知她,修持這個法門一直到能面見觀世音菩薩時,她所有的困難障礙就可消除。之後,比丘尼便去找上師學習,並且精進地修持這個法門。後來,她果然面見到觀世音菩薩,此後,不但痲瘋病痊癒,斷掉的手腳也恢復像以前一樣。帕莫比丘尼之後,紐涅法門在當地就漸漸廣為人知,並且輾轉由同樣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名為達哇蔣千的修行者,即"月幢菩薩”(第十五世嘉華噶瑪巴曾指出波卡仁波切為達哇蔣千的轉世)首次將此法門傳到了西藏,而由無著賢菩薩在藏地傳揚。 以上的重點概述如下: (1)此法門的起源:佛陀所講 (2)最初為人所知者:帕莫比丘尼 (3)傳入藏地者:月幢菩薩 (4)四大教派都有該法門不間斷的傳承。 接下來要說明紐涅的真正重要性,它是門十分重要的法。紐涅法門中,每一個儀軌的功德都需要解釋很久,若僅能用簡短的時間來說明,很可惜,所以堪布只是不自量力地盡其所能地宣說而已。紐涅的儀軌分成20個支分,單單要解釋每一個支分,就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時間所限,在此引用「取」和「捨」二個要點來加以說明。 「取」是指應做。修紐涅所依止的本尊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諸佛菩薩慈悲心續的自然化現。所以修持此本尊,自然會增長心中的慈心、悲心和善心。修有成果後,我們變得心善,懂得行善,進而能為眾生著想,利益他們,乃至於成佛。 頭是[皈依],我們因著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也因而能在諸佛菩薩處得到救護。 [發心] 也就是發菩提心,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則對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因著菩提心的升起和累積,成佛的逆緣可去除,幫助我們達到圓滿的究竟果位。 [供養] 我們會做水、花等等供養,這些功德能令我們在此生,來世,都能獲得富饒。 [讚頌] 儀軌中有許多讚頌,讚頌能令此生和來世擁有很好的名聲。 [頂禮] 則能得到很高的地位,能投生為王族或望族等較高的種性。 [持咒] 能累積無量福德、增長我們的善根、得本尊救護和照顧,本尊就如同父母親一樣時時護佑著小孩,再者,持咒也可利益無量眾生。 [迴向] 使我們即使做很少的善業,因著迴向的功德力,在生生世世直至成佛前,所造的功德都不會衰損,持續地利益著我們。 [設壇城] 修持此法門會設壇城,做食子等。這可令無始劫的業障消除、鬼魔非人不能近身違害、且壇城所處之處吉幸祥瑞,居民必得快樂富足。 上述果報乃由佛陀所宣說,為得此等功德利益,行者應遵照著去實做實修。功德不一定在短期內可獲得,因為我們過去造的業多而複雜,尚要有因緣和合,果報才能顯現。但只要好好去做,因緣和合時,我們是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的。就好像帕莫比丘尼一樣,努力終可得成果。 至於第二部份,「捨」是指行者應少欲,知足。這是非常重要的,世間的紛爭,大大小小都是來自於欲求不滿,而最終給自己帶來了痲煩。像我們因不知足而破壞了地球環境,令資源流失。另一應捨的是捨肉食,如此可以減少很多殺生的業。此外,應不偷竊,偷竊也是個大的惡業。比方說,如果有人做了偷竊的事,那會對大家帶來很多的不便;相對地,如果能好好守持這個戒律,會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利益。另者,若能不殺生,我們可少病,長壽;不偷竊,未來的富足以及受用的福報,則不會被破壞。 今天,在此簡短宣說了「取捨」的精要,並依據它來說明紐涅的功德利益。「取」的部份,當我們自因果的角度去思考,自可了解其利益。而「捨」的部份,不須多加思考,就可知道會有多大的影響了。以上是依各位的請求,仁波切的指示,依著佛陀的教法為大家說明,希望可以利益大家。 當我們談到修持千手千眼觀音斷食齋時,有二個在修持此法時要做到的,就是禁語以及第二天起斷食。當談到這二個修持的好處時,得從說話和吃東西的過患開始說起。說話,或者說是聊天,以短暫的過患來說,這是個浪費時間的活動,這樣的行為讓我們陷於輪迴,並且產生負面的想法。原本可以用來修行的時間而拿來散心雜話,將對我們自己製造許多麻煩。最後,因此而落入下三道,無法獲得解脫,甚至於連更好的生活都不能擁有。談到吃的過患,我們因為貪吃而變得懶惰,因為懶惰的習性,我們不能去修行,不修行,則心不會清明,禪修則無法清楚,而且也會因貪吃而產生許多疾病。反之,如果不吃東西,身體會產生某一種程度的輕安,心不懶散,我們因此可以更能修持。特別是,如果禪修時不吃太多東西的話,是非常好的。因為身體不會太沈重,我們的心會變得清明。因為心清了,我們就能在禪修中更專注。 簡而言之,禁語令我們不起執著。禁食令我們不生無明。兩者都禁戒了之後,終究將不起嗔心,進而斷絕煩惱。如此一來,我們將先獲得好的生活,繼之,內心解脫,最終,慢慢地達致證悟。 然而,放棄二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至少在某些時候,像在修持千手千眼觀音斷食齋時,先試著去練習做到。 | |||||
斷食、齋戒、持戒的好處|紐涅儀軌|大悲 千手千眼觀音斷食齋戒三日閉關法會 藏傳佛教的八關齋戒稱為「紐涅」儀軌,緣自於帕莫比丘尼之千手千眼閉關而得,一脈相傳至今日。帕莫比丘尼出身高貴,相傳是世親菩薩的妹妹。由於業力緣故,帕莫比丘尼感染痲瘋病;當時這種傳染性惡疾流行於印度西藏,是人人聞之色變的。因此帕莫比丘尼被眾人驅逐,遠離寺院僧團而獨居。 此時忠心的侍者想隨行伺候,帕莫比丘尼拒絕了。侍者問帕莫比丘尼何時得再重聚?帕莫比丘尼說:「以九年為期。」經過侍者苦苦懇求,最後相約三年後見面。在人煙罕至的深山曠野,侍者含淚為她建造一間簡陋的關房後,便依依不捨地離開。帕莫比丘尼在關中不斷向觀音菩薩祈求,安住於三昧定中,親見觀音現身開示,並授予「紐涅」法門,帕莫比丘尼藉此法門清淨業障。 三年之後,侍者回到帕莫比丘尼身邊,發現主人痲瘋病竟然痊癒了,容貌秀麗莊嚴更勝往昔;師徒二人開始以弘揚「紐涅」利生,最後雙雙證得虹光身的最高成就。 紐涅功德能調伏惡念,捨離惡業,令心安住覺明體性之中,此乃保護行者、使其遠離八萬四千煩惱痛苦的殊勝修持法門! 觀音斷食齋戒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八關齋戒分別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不著花鬘嚴身以及不歌舞觀聽。若要修持八關齋戒,應以清淨的菩提心為受持動機;戒律的深義,貴在保護行者的身語意免造諸惡。 觀世音菩薩曾開示:「修持紐涅儀軌一次者,來世不墮下三道。七次者,一生成佛。」現在或許我們沒有因緣受持,或是覺得辛苦而害怕受持。我們都可以透過護持寺廟僧團修持此法,為我們迴向而增上因緣。僧團閉關精進,行者護關,皆能獲得無量恆沙般功德。 受持紐涅(八關齋戒),第一天過午不食,第二、三天則完全斷食斷水,甚至連口水都不可以嚥下去,必須吐出來,此期間依儀軌如法進行修法觀想。行者在藉由紐涅的持戒過程中持大悲真言,旨在開發慈悲心,與諸佛心相應;過程中體驗到飢渴煎熬,令大慈悲心油然而生。紐涅中,持誦 觀音菩薩的〈大悲咒〉;大悲真言乃是「大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故〈大悲咒〉不是為消災解厄而持;咒語實是諸佛無上心髓,故稱真言。 觀音菩薩真言由一千一百萬佛所說,過去久遠劫前 觀世音菩薩曾經退轉菩提心,因其曾發不退轉誓願故,一退轉身體即刻碎裂成一千一百萬碎片,但亦因其修無染慈悲力,故 觀世音菩薩的上師 阿彌陀佛,乃以佛力復合 觀音裂身,而成為千手千眼與十一面之 觀世音菩薩,功德巍巍不可思議! 觀世音菩薩加持功德 主尊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功德略述 千手觀音是大慈悲的象徵,觀世音菩薩無時無刻皆悲眼視眾生,護佑眾生度過各種困難、消除各種病痛,當您運氣暢旺時,能使您更加輝煌;而當運氣低迷時,能夠消除各種障礙、化解各種災難,使您順利度過難關,獲得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觀音部果德之尊;「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根據《陀羅尼經》記載:「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願求。」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身體膚色潔白無暇,具十一面。下三面,中白、左紅、右綠;中三面,中綠、左白、右紅;上三面,中紅、左綠、右白,這九面為靜面;再上面是一忿怒面,有三眼,髮棕色;頂面為佛面(阿彌陀佛),十一面代表所有諸佛,千手代表一千輪王,千眼代表賢劫時千佛。 觀世音菩薩的身像亦有不同的表法,用獸皮蓋住左胸,身穿綢裙衣,腰系寶帶,身著八種服飾。中央二手合掌胸前,代表領會一切法性;右二手持水晶念珠,表接續慈悲;右三手以施勝印,表解救餓鬼;右四手持法輪,表利益眾生事業。左二手持金蓮,表無輪迴過患;左三手持淨瓶,表洗除煩惱;左四手持弓箭,表方便及智慧雙運;其餘九百九十二手以施勝印,施眾生各種成就。 經典中所記載持誦觀世音菩薩陀羅尼之功德如下: 《大悲心陀羅尼經》:「誦持此尊之陀羅尼者,可免受飢餓死、惡獸殘害死等十五種惡死,而得眷屬和順、財食豐足等十五種善生,或治各種疾病、蟲毒、難產、死產等。」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有延命、滅罪、除邪淫、辯才無礙、自在等利益。」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可治諸種疾病、蟲毒等,並說夫婦和合之法。」 | |||||
至尊札巴謝珠 造論 欽則阿旺索巴嘉措 譯授 那摩釋迦牟尼耶! 由昔利眾廣大發心威力所作極難行, 清浄誓願精誠果報成熟具樂彼浄土; 現證佛已引導他人諸佛妙觀察智慧, 圓滿所成蓮花部眾怙主無量光前禮! 十方一切如來大悲軍,集一顯現執持佛子相; 三界眾生救拔無比尊,三界怙主觀自在前禮! 彼以濁世聖教增長故,化身藏地松贊干布王; 首創佛教十善清規者,於此法王尊前誠禮敬! 諸佛由憫有情起大悲,普為無邊濁世有情眾; 特以悲心廣作事業海,如是著稱至尊觀世音。 凡彼法理深海雖浩瀚,一切心要悉集六字明; 功德稱頌大海攝要者,令他浄信增長故撰此。 復次,總於諸佛已究竟自利,所作唯獨利他,且永無止息;尤其於此能仁聖教中,作一切有情事之最殊勝者,乃為聖者三部怙主;又其中於一切勝劣(根器)前皆作廣大趣入為作事業者,則厥為聖者觀自在菩薩也。經續中有關此尊之成就修法及贊頌文句眾多,略作引述者,如《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云:“菩提勇識大勇識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之所有境平等,彼平等性即諸如來之清浄皈依也。由此自性中顯現觀自在菩薩身相,亦為千佛母之身相;(二者)功德利益等同,故云供養所生福德亦等同。復次種姓子(舊譯善男子),是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乃極稀有也。作一切有情之父與母,作一切有情之無畏施者,作一切有情之引路者,作一切有情之究竟善友。種姓子,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即如是而作佛子也。” “僅持彼名號者亦為極稀有,彼彼若有隨唸六字明咒之名稱者,爾時即得受生於彼尊之毛孔中,而得永斷輪回。”如是云云,又及:“種姓子,彼六字大明咒乃菩提勇識大勇識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之微妙心要,若有瞭知此心要妙法即瞭知解脫。” 復云:“若有恆常反復精進持誦此六字大明咒之有情,彼眾乃具足大福德者也。於其持誦(此咒)時,九十九恆河沙數諸佛世尊悉來薈聚。”如是等說,復有別余眾多功德,如云:“又復,種姓子,若有受持此六字大明咒者,是即等如受持八萬四千法蘊也。若人於等如極塵數之如來、應供、正遍知佛陀前,以天金大寶而作供養,盡一晝竟,而其所得異熟果報,不及受持六字大明咒中一字所得異熟果報大,其功德不可思議也!”復云:“種姓子,若有於此六字大明咒王作執持者,如是之佛子當獲一百零八種三摩地……種姓子,若以舉國之粟盈滿於大城,如來能知其粒數;而若誰於六字大明咒作執持、讀誦、如理思惟者,彼等(功德多至)如來莫能觀見。此六字大明咒王乃最極稀有也矣!乃金剛句、無造作句、無上智句、無窮盡句,乃至為趨入一切法之敕……此六字大明咒王乃一切瑜伽中之心要也。”如是等,於經中顯揚之語甚多。 另如《六字真言十萬敕》云:“復次,正覺世尊已徹底斷盡一切諸障,是故而稱佛語。種姓子,六字明咒‘嗡嘛呢唄麥吽’者,謂若舉大地微塵數目,我能盡知;而誦六字大明咒一遍所獲福德數量,我不能知也。舉大海水之各各滴數,我能盡數;而誦六字大明咒一遍所獲福德數量,我不能盡數也。”《寶篋經》亦謂:“若將種類極眾多之物相混融,(如來)能明見釋說其各自來源。” 又復,“僅誦‘嗡嘛呢唄麥吽’六字大明咒一遍,即能圓滿六度波羅蜜多。若人書寫此六字,而其手所觸及之有情,悉得不退轉菩薩位。持誦此六字大明咒一遍,等如於如來前敬奉天衣、神饈、臥具、藥物及一切資具也。自具意樂之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嗡嘛呢唄麥吽’六字大明咒,若誰僅誦一遍,或意作,或身佩者,五無間、五近罪等一切罪障悉皆消除;眾生亦得遠離地獄、餓鬼、傍生及八無暇處,盡除身、語、意諸苦;猛獸、羅剎、非人、疾病等一切災難悉皆脫離;令得通達勝義法身,而親睹至尊大悲色身也。”如是等,《六字真言母經》文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依六字智慧天母作意思惟,而誦持此明咒者,一切病患悉得脫離……乃至得成涅槃與圓滿。”等經中多處宣說。 又復,對六字真言之別余功德作少分闡述者,《十萬敕》云:“六字中攝集第一勝義之密意,大悲觀自在之法雖微妙不可思議,而若說其心要,則悉集於六字真言也。六字者何?即‘嗡嘛呢唄麥吽’ 是也。‘嗡’乃俱表五智慧:‘嗡’字體總表界體性智,明點大圓鏡智,初月平等性智,‘哪若’妙觀察智,‘哪噠’成所作智也。如是‘嘛’表大悲觀世音之一切能作者,‘呢’表輪回自遮,‘唄’表方便與智慧,‘麥’表智慧自顯,‘吽’乃如金剛不動義也。 “又,‘嗡’表以五智慧拯救天趣,平息遷轉下墮苦而斷其生門;‘嘛’表以大慈悲拯救非天,平息戰爭苦而斷其生門;‘呢’表以大慈拯救人趣,平息流轉苦而斷其生門;‘唄’表以大喜拯救傍生,平息痴啞苦而斷其生門;‘麥’表以大捨拯救餓鬼,平息飢渴苦而斷其生門;‘吽’表以大悲拯救地獄,平息寒熱苦而斷其生門。” 又及,“與六身和合(釋說)者,‘嗡’表法身,‘嘛’表報身,‘呢’表化身,‘唄’表自性身,‘麥’表現證菩提身,‘吽’表不變金剛身。如是任運成熟六身之能作者即為六字所表也。” “與六種姓和合(釋說)者,‘嗡’表總集一切種姓之大悲觀自在菩薩,‘嘛’表明照如來,‘呢’表金剛薩埵,‘唄’表寶生如來,‘麥’表無量光如來,‘吽’表不空成就如來。如是六種姓如來之能獲者即為誦持六字所作也。” “與六部勇母和合(釋說)者,‘嗡’表總集一切部之勇母六字母,‘嘛’表虛空普賢母,‘呢’表慧眼母,‘唄’表白衣母,‘麥’表嬤嬤格,‘吽’表風誓度母。如是六部佛母之能獲者亦即誦持彼等六字之所作也。” “與六空行母和合(釋說)者,‘嗡’表總集空行部之金剛瑜伽母,‘嘛’表佛陀空行,‘呢’表金剛空行,‘唄’表珍寶空行,‘麥’表蓮花空行,‘吽’表事業空行。誦持六字者即能獲彼眾之加持也。” “與六度和合(釋說)者,‘嗡’表佈施度,‘嘛’表持戒度,‘呢’表忍辱度,‘唄’表精進度,‘麥’表禪定度,‘吽’表智慧度。誦持六字者即能圓滿六度也。” “與摧滅五毒及煩惱和合(釋說)者,以‘嗡’摧滅愚痴,以‘嘛’摧滅嗔恚,以‘呢’摧滅我慢,以‘唄’摧滅貪欲,以‘麥’摧滅嫉妒,以‘吽’摧滅一切煩惱。誦持六字者即能令成就也。” “與六智慧和合(釋說)者,‘嗡’表法界體性智,‘嘛’表大圓鏡智,‘呢’表平等性智,‘唄’表妙觀察智,‘麥’表成所作智,‘吽’表俱生智。由六字續中即能現證也。” “與六無量和合(釋說)者,‘嗡’表悲無量,‘嘛’表慈無量,‘呢’表慈悲無量,‘唄’表喜無量,‘麥’表等舍無量,‘吽’表法性無量。由彼等門而作利他事者依六字明即能成就也。” “與浄治六道痛苦和合(釋說)者,以‘嗡’浄治天趣死時下墮苦,以‘嘛’浄治非天戰爭苦,以‘呢’浄治人趣生死流轉苦,以‘唄’浄治傍生痴啞苦,以‘麥’浄治餓鬼飢渴苦,以‘吽’浄治地獄寒熱苦。欲浄治一切苦厄者依誦持六字亦皆成就也。” “與斷除六道生門和合(釋說)者,以‘嗡’斷除業煩惱主宰而往生天趣之生門險處,以‘嘛’斷除往生非天險處,以‘呢’斷除往生人趣險處,以‘唄’斷除往生傍生險處,以‘麥’斷除往生餓鬼險處,以‘吽’斷除往生地獄險處。依誦持六字亦皆成就也。” “與利益六道和合(釋說)者,‘嗡’等六字表能仁六相,而作天趣等六道之各別義利。” “與浄除六種蓋障和合(釋說)者,以‘嗡’浄治身障,以‘嘛’浄治語障,以‘呢’浄治意障,以‘唄’浄治煩惱障,以‘麥’浄治習氣障,以‘吽’浄治所知障。欲浄治一切苦厄者依誦持六字亦皆成就也。” “與啟請和合(釋說)者,‘嗡’表佛身,‘嘛’表佛語,‘呢’表佛意,‘唄’表功德,‘麥’表事業,‘吽’表祈請彼等五種成就也。” “與生起加持和合(釋說)者,‘嗡’表佛身加持,‘嘛’表佛語加持,‘呢’表佛意加持,‘唄’表功德加持,‘麥’表事業加持,‘吽’表出生彼等一切加持也。” 又復,以六字明能成就聲聞、獨覺、菩薩及居士、近住、密乘諸戒律之守護;亦能守護身、語、意三及根本與支分誓言,且令誓言於衰敗中轉復圓足;亦為本尊灌頂、咒灌頂、法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六種灌頂,以灌頂令三門成熟;六字依次亦為於佛、法、僧、上師、本尊、空行前作究竟皈依而得庇護;亦為生起願心、行心、無二、法性、智慧、勝義菩提心。又復,與本性義和合、與訣竅和合、與見修和合、與正因和合、與外生起和合、與內生起和合、與秘密生起和合、與義法性和合、與離戲論和合、與表相和合、與守護和合、與祛病和合、與訣竅和合等,其中六組開為三十六支而作圓滿釋說也。 復如頌所釋云: 大空性處極殊勝,六字大悲觀自在, 由誦嘛呢大明咒,損減中斷得還浄。 天道下墮苦令息,故云奇哉大稀有! 盡皆誦持六字明,以誦嘛呢諸障浄。 三十三天剎界中,天子無垢諸天人, 五無間罪所作者,金剛地獄投生時, 帝釋所受割裂苦,由誦嘛呢大明咒, 金剛地獄中救拔,而成猶如金剛意。 以此蓋障浄治故,盡皆誦持六字明! 森羅大山夾縫中,非天受諸熾火焚, 所作殺生異熟報,熾燃地獄投生時, 世尊能仁善蒞臨:“速誦嘛呢大明咒!” 熾燃地獄中解脫,而得通達健行定, 以此蓋障浄治故,盡皆誦持六字明! 瑪喀達之大城中,羅剎子名無生敵, 所作殺父異熟報,寒冰地獄投生時, 世尊釋迦能仁教:“速誦嘛呢大明咒!” 寒冰地獄中解脫,而得猶如幻戲意, 以此蓋障浄治故,盡皆誦持六字明! 往昔賢子名五層,於彼牟尼之聖教, 誹謗正法所種植,異熟投生畜道時, 除障釋迦獅子教:“速誦嘛呢大明咒!” 痴啞傍生中解脫,而成顯明無分別, 以此蓋障浄治故,盡皆誦持六字明! 太子名為具美者,長者無依求施食, 所作慳貪吝嗇者,彼之異熟投餓鬼, 聖者菩薩虛空藏:“速誦嘛呢大明咒!” 飢渴餓鬼中解脫,而成資用無阻礙, 以此蓋障浄治故,盡皆誦持六字明! 具力侏儒名指環,殺人千九百又九, 所作殺生異熟報,墮入獄界十八層, 能仁王尊大威力:“速誦嘛呢大明咒!” 寒熱痛苦悉消散,而得雄獅大勇力, 如彼蓋障浄治已,盡皆誦持六字明! 如是多種述之不盡也。總如上述記數持誦“嘛呢”之功德極善,尤其以信解執受之門而誦持一百零八遍者,所生功德利益與受持全部經藏平等。六字妙法者,“嘛呢”乃以一切眾生義利作所緣而救拔,即布施度波羅蜜,彼時三門斷離惡行即持戒度,於他損害難行堅忍即忍辱度,以大精進作救拔即精進度,心不動搖一意救拔即禪定度,凡顯自脫之空性見即智慧度,如彼而說六度波羅蜜也。 另外,具三種信解之門而作誦持者功德利益特為廣大。此所說者,依自成觀自在菩薩作觀修時,其他一切所見士夫皆信解為觀世音身相而修即“身信解”;所聞一切音聲悉為六字大明咒音而信受之空聲即“語信解”;一切顯境自性皆空即“意信解”,乃所謂“三信解”也。雖僅誦持少分“嘛呢”咒音亦能具足義利,若以利他思惟而以大音聲顯明誦持者,任何聽聞彼音之傍生等,悉能浄除種種障難,具此功德利益。欲瞭知彼圓滿莊嚴者,於《大乘莊嚴寶王經》及《六字真言十萬敕》中有詳述也。 另如《大乘莊嚴寶王經》所云,“任誰遭受火、水、刀兵等八種災難時,持此六字真言,并於觀音像前念誦、頂禮、祈請,彼等災難悉得解脫;任諸士夫,凡有欲求子者,可至心於聖觀音像前整衣啟請:求賜我子嗣。如是迫切懇求、啟白,必蒙消除宿業。欲求女者亦復如是”。 “欲求將來往生於極樂世界者,更以特殷重於聖觀音前懇切祈求,必能往生極樂浄土。”如彼於經籍中已作無余闡述,聖大悲觀世音與無量光佛體性無別,且為其首要長子故也。 上文主要以修持觀世音六字大明咒之功德作撰述,乃應施主長者之特別請託而作。而總於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已由法王松贊干布眷從等作有圓滿闡釋,隨後之一切僧俗及對佛教具敬信之眾施主皆依六字明作誦修。 嘛呢甘露丸修作之賢善傳承初由中藏與後藏秉持,於今乃至東土大國間之雪域悉圓滿也。總則去雖無修作甘露丸,然於多人會聚處誦修六字真言有大功德。而修作甘露丸之深意者,謂如彼修成之藥丸,若以浄信服之,能令本尊與咒之加持住入相續,清浄罪障,得“增上生”已,輾轉趣近“決定勝”果位,乃大不共處也。 修作嘛呢丸者,以七數為期,乃必須成就勝義主尊,彼時降(收融)於藥丸,然續中無明說彼降臨為必需。稍降已,生起奇特喜樂而持之,作此思惟也。 多麥卓尼此方過去多有具信者修作嘛呢丸。據稱卓尼土司父子眾亦曾七次於其頗章內修作過甘露丸。此特別為當今之大領主人君姜央羅布修作而稍作著述,彼總以世間善規攝政,而別於其大王宮及此處作創置莊嚴,以廣聚圓滿;於教法中,則於大王宮修造以金母為上首之身、語、意所依,及即此所修造之目錄可由余處說明也。 此乃於豬年,由卸任者於自住處,就如何修作嘛呢丸而攝集經中頌句和合撰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