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庸之道」看宗教信仰
在當今文明世界,思想自由,各派宗教百花齊放,雖然良莠 不齊,但撇開少部份邪教,那些信眾遍天下的各大宗教流派 均是導人向善,頌揚和平,大家信奉拜膜不同的聖主,但內 心都是祈求幸福平安,面對無法開解之困苦逆境,不失為一 種精神良藥,許多人有了信仰後,滿懷熱誠,以悲憫濟世之 心,努力服務人群,對社會對國家均有莫大裨益。 可惜世事總是未能盡如人意,當人們對宗教過份迷信,強調 自己的信仰是至高無上,脫離現實環境,於是引致思想分歧 ,爭辯紛起,最終令各宗教觀點各異甚至相左,此時已是事 與願違,與信仰之宗旨背道而馳了。 以我們較為熟悉的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 等為例,各自對世界有不同的描述,崇尚不同的人生觀及道 德標準,有的樂觀進取(如興教辦學、贈醫施藥、扶貧濟困 等),有的消遙避世,對功名利祿亦持不同態度,各教派孰 勝孰優,難以言盡,如以持衡公平的心態,你會發現既各有 所長,亦各有所缺。借喻蘇東坡名詩,真是「橫看成嶺側成 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故此諸位有信仰人士應放開胸襟,放遠目光,摒棄執着, 不偏不倚,以謙和之心容納異見,博採眾長,此乃最佳之「 中庸之道」。 以個人來說,有了宗教信仰不等於喪失獨立思考,一切都依 賴聖主的保佑,應保持「自助、人助、天助」精神。人生在 世,或富貴或赤貧,或長壽或早夭,或悲或喜互相交集,構 成甜酸苦辣的人生歷程,有人說「命運天注定」,其實未必 盡然,例如吾之長輩、著名實業家何耀光先生,中年時看相 被批命壽元不逾60歲,但他不認命不氣餒,天天游泳及鍛 鍊,持之以恒的良好生活習慣,令他得享近百歲高壽,成為 扭轉命運乾坤之佳話,這種面對命運決不放棄的進取心,亦 可謂另一種積極應變的「中庸之道」。 中庸絕非是得過且過、無能庸碌之俗意,古語有云:「不偏 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由此可見,「中庸之道」高如天,厚如地,知易行難 ,既需要博大心胸與廣闊遠見,亦要有廣博學識與高深智慧 ,方能明辨是非,分清中间正道還是左右極端,掌握得度, 恰到好處,由治理國家平定天下到待人接物立身處世,均少 不得一條「中庸之道」。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之發展,世界大同的時代已經到來,此 時此刻中庸之道更為可貴,在我們的地球村中,人與人的相 處,國與國的交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共存,不同政見 者的意見分歧,如都能持中庸之道,互相包容,互相尊重, 各取所長,各棄所短,必能多一份祥和,少一份戾氣,和平 將真正降臨世上,幸福會常伴人間! | |||||
不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暴力,是妨礙真正民主精神發展的障礙。" - 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