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象徵大三巴牌坊 小 脂
大三巴牌坊是世人最熟悉的澳門形象,但是,亦可能是世人最不了解的澳門形象。因為,許多遊客只是興致勃勃地在它前面拍照,留影過後,對這座敎堂前壁上豐富瑰麗的象徵細節卻匆匆略過,無法體會其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而這特色,恰正是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橋頭堡的體現,也是大三巴牌坊當之無愧為澳門象徵的原因。 聖保祿學院 大三巴牌坊前身的天主之母敎堂,原是聖保祿學院的附屬敎堂,因此又稱聖保祿敎堂。耶穌會士早在1571年就開辦了澳門第一所小學,亦是天主敎會在華的第一所西式學堂,但地點應在今聖安多尼敎堂附近。直到1593年,耶穌會總會長才批准在澳門成立一所歐洲式的學院,翌年的12月1日,澳門仿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學制度,成立聖保祿學院,是為中國境內第一所西式大學。許多資料都說聖保祿學院是遠東第一所大學,但其實早在1542年耶穌會已在印度果阿創辦聖保祿學院,在1581年亦在日本創辦府內神學院。 到1623年,日本神父Paulo Cristovao出資白銀三千兩,在學院內另建聖依納爵神學院,重點培養在澳門的日本天主敎徒。這樣,聖保祿學院實際上包括兩所學校,一是專為澳門本地人、葡萄牙人子女開辦的初修院,二是為日本傳敎士開辦的聖依納爵神學院,而培養中國傳敎士只是在初修院和神學院兼而為之。 李向玉敎授在《澳門聖保祿學院硏究》中指出,學院在1594年時有敎授閱讀、寫字的兒童學部;文法學部;人文學部;倫理神學部。到1620年新設日語,此外尙有天文曆學課程,並重視神學敎育與實踐。另,因該校以培訓赴日之傳敎士為主,故課程並無中文課作主修或必修課,只可視作選修。至於學院之師生,據現有記錄,正式住校人數剛開辦時僅19人,最高峰期不超過百人。 學生當中,包括中國著名畫家吳漁山(1632-1718),他於康煕十九年至廿二年(1680-1683)在聖保祿學院學習。吳氏神學造詣深厚,更以詩文、書畫見長,流傳於世的詩歌作品,尤以《三巴集》為在澳門學習期間所作,係迄今記錄聖保祿學院歷史最珍貴的中文資料。另有一位是吳漁山的好友陸希言(1631-1704),他們同時來澳;陸希言所撰的《墺門記》,描述了澳門的敎堂、修會及砲台,是硏究澳門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遺憾的是,由於耶穌會與葡萄牙王室交惡,使葡王下令關閉耶穌會,澳門的兩所耶穌會學校——聖保祿學院和聖若瑟修院,亦於1762年7月5日遭澳葡當局查封,廿四名耶穌會士被捕。聖保祿學院交市政廳管理。1776年,學院部分附屬房屋更遭政府拍賣。到1811年,學院被改為軍官宿舍;後三年,改為兵營,用於駐軍;至1831年,王子兵營進駐聖保祿修院;1835年1月29日,兵營起火,學院建築嚴重損毀,其旁的敎堂亦受波及,燒至剩下前壁。 天主之母敎堂 與聖保祿學院毗連的天主之母敎堂,其址最早於1580年亦建有敎堂,但卻於1598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學院於是籌建一座大敎堂。其時,正値葡人經營的中日貿易航線黃金時期,澳門葡人獲得巨額利潤。據當時的記錄稱,葡人答應敎會,“如果主保佑從日本的船隻平安歸來,他們已決定將他們在日本所有財產的百分之五捐獻出來。”因為有強大資金後盾,學院於是在1602年正式奠基建造新敎堂,其奠基石至今仍保存在牌坊左側牆腳下。敎堂的建築工程浩大,其正面前壁(即今牌坊),估計要到1637或1640年才完工。 整個敎堂建築華美,英國旅行家Peter Mundy於1637年參觀過敎堂後描述:“敎堂屋頂是我見過最漂亮的拱形建築。中國人巧奪天工。木製雕刻以新奇古怪的紅、藍等色彩構劃得美輪美奐。整個穹窿為若干四面體,而每個四方形之間以巨大玫瑰花或綠葉重疊相連……” 叫人扼腕惋惜的是,如此一座漂亮的敎堂,卻在1835年隨隔鄰的聖保祿學院一齊,難逃火劫。1835年2月出版的《中國叢報》第三卷第10期中,報道了敎堂被焚毀的過程:“在上月29日大約下午6時半,在(澳門)聖保祿敎堂之上炮台鳴炮,發出火警警報。火警信號很快由其他炮台的炮聲、敎堂敲響的鐘聲和擊鼓回應。當局和軍隊及許多澳門市民立刻就採取了行動。但是,除開那些在敎堂附近的原因外,還有一些値得懷疑的、引起敎堂失火的原因。——這裡的天氣情况是煙霧不能直升,而是被一股西北向的微風吹向東南,整個城市的東部都籠罩在煙霧裡。但時間不長,在明火衝上屋頂之前,留下毫無疑問的一點,即火災在何處發生。所有建在敎堂左翼,以前由神父居住,最近由葡萄牙軍隊使用的公寓,馬上亦燃燒起來。……在8時之前,大火燒到了建築物的最高部分及大神壇後部的屋頂。濃煙夾着明火從四周的窗子裡衝出來,通過屋頂升起,一派可怕的景象。火苗升得很高,整個市區及內港都能看見。” 可能是火乘風勢,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學院及敎堂就被燒成一片頹垣敗瓦,只有敎堂前壁屹立不倒,成為遺址。由於其形似中國的牌坊,後人遂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http://tw.myblog.yahoo.com/jw!oe ... =9127&next=9479 撰文、攝影:小 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