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洛德到佛陀 (轉載)
url: http://www.osho.tw/osho/upload/viewthread.php?tid=1359&extra=page%3D1 我想是出自中國的. 講關於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折/移情到佛陀的空性/禪定. 我認為佛陀的洞見比其他宗教的要更廣大. 亦是我喜歡走的智慧之道. --- 從佛洛德到佛陀 問: 奧修的話: 所有過去的諸佛都出身皇族,他們享有豐富的金錢和性,他們生活在奢華的環境裏,但是他們仍然發現他們的內在有一種很深的空虛,他們由他們自己的經驗導出應用在所有人身上的基本原則。 他們覺得很挫折--金錢並不能令人滿足,性也很膚淺,所有的歡樂都一直在重複而變成一種例行公事--它們是全然地無聊。他們拋棄了世界,因為他們拋棄了世界--進入山裏或森林裏--所以就會有錯誤的觀念產生,以為除非你拋棄了世界和世俗的歡樂,否則你無法醒悟、無法成道。他們將他們個人的經驗變成一種普遍化的通則,這是一種人性的自然傾向,這種傾向至今仍然存在。比方說,只有心理上生病的人會去找佛洛德,很明顯地,一個心理上健康的人不需要去找佛洛德。佛洛德只會碰到病人,而他將那些由病人身上所導出來的原則應用在整個人類,就好像每一個人都生病一樣。他只知道病人的夢,他認為所有的夢都是壓抑所造成的。在他的經驗裏,它的確是如此,但他的經驗並不是普遍性的。 這個問題縈繞我好久,請幫我解釋一下。謝謝。 答: 佛洛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論,是以“潛意識”與“移情”作為理論基石的。可以說,如果不談潛意識和移情,就不是在談精神分析。 佛學談業力,談“心識深處的種子”,談“你所看到的並非它所是”,就是在談潛意識。只是,佛學談得比精神分析深很多。 業力談起來很複雜,但它主要談的是“種子”。種子不在外界,不存在懲罰或獎勵你的“神”,種子是你曾經閃過的念頭,在你內心下的一個種。它在因緣成熟時會產生“力”,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感受、你的情緒、你的話語,造成你的一個小小際遇,構成所謂“命運”,這就是業力。這種講法,高於精神分析。“命運”並非完全被動,只要我們當下“轉念”,改變自己的心識,就下了一個不同的種子。大量修改的念頭,組成完全不同的業力,可以改變命運。 比如一個罪犯,現在悔改了,總想著去幫助別人。那他的命運肯定會得以改變。因為他在每次想發怒的時候忍耐,在每次感到同情的時候,認同並強化這種動力。這樣他改變了自己的心,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任何一種命運的改變,都跟“修心”有關。 佛洛德覺察到潛意識的存在,這使他樹立了聲譽。雖然佛洛德本人知道,他並不是第一個發現潛意識的人。他說過,很早以前,比如泰戈爾的詩歌當中,就有提到潛意識的存在。 佛洛德認為,他的成就主要在於給出了潛意識的內容。他認為那是性和攻擊欲。但這樣他開始犯錯誤。如你所說,他的樣本不對,以偏蓋全。當他試圖為潛意識給出界定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其實他把路修窄了。沒有被意識到的驅力非常廣泛,遠遠超出了“兒子想和母親做愛”這樣一種狹隘的內容。 釋迦牟尼佛同樣受到了他的業力的驅使,但這種業力是如此不同。它表現為對人類心靈的好奇心,找到真理的強烈願望,和對眾生的真誠同情。 他如此輕易地就超越了佛洛德認為不可超越的本能欲望——性,攻擊,個人野心。綜觀佛陀生平,我們看到這個人確實被很強大的動力驅策著。他離開家庭,他禁欲,他苦修,他不證悟真理就不從菩提樹下起來!這樣強大的動力,和性、攻擊有什麼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麼這種驅策力究竟是什麼呢?它為什麼如此強大,以至於在每一個細胞裏都充滿了呢? 告訴我,為什麼? 佛洛德解釋不了這種現象。這超出了他能夠理解的範圍。 然後談移情。移情是廣泛存在的,佛洛德依然犯了過於狹隘的老毛病。他認為,移情的此物件和彼物件要有一些相似點,但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認為,每一次觀感都是投射,每一次相遇都是移情。 比如,今天你跟老婆吵了一架,心裏很憋屈。你氣衝衝地摔門而出,走到街上,有人無意間撞了你一下,你大光其火,開口就罵。你是不是移情?當然是移情!這種移情甚至不需要這個撞你的人和你老婆有任何相象的地方!只要你還充滿著這個情緒,你就看誰都不順眼。 這個世界讓你生氣! 這個世界就是你老婆! 移情就是這樣的。它遠比精神分析講的,要廣闊得多。而這些,佛陀早就講過了,很廣很深,沒有邊界。 佛學和其他知識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沒有弄一個邊界出來。 這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不同,是知識和智慧的差異。 精神分析認為,有一個什麼東西是實在的。比如,一個人格結構。而佛學認為,沒有這樣一個獨立實存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是獨立實存的。“你所見,並非它所是”,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你所見的,我所見的,都並非它所是的,那麼它是什麼呢?它是空性。 但講到這裏就開始難起來,因為講空性有點難,我來講大約要講一整天才能講得稍微明白一點,這是才能上的限制。 還是套用現成的傳統上的例子吧!一個你所喜愛的女人,對蚊子來說,只是食物的來源。蚊子看到的是,是她的實性,還是你看到的,是她的實性? 很明顯,都不是。 你喜歡一個女人的時候,她是天使。有一天她背叛了你,她就是魔鬼。 她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呢? 對她的情人來說,她不忠於你的時候,才是他的天使。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丈夫是心理學家,他會說,妻子的背叛是基於與父親的關係有問題;如果情人也是心理學家,他會說,女人打破禁錮,超越了以往的自我。這是一次對於自由的追尋。 哪個心理學家的心理學是“對”的呢? 只要我們無法脫離這個“我”,我們就只能用“我”的眼睛去看,“我”的耳朵去聽,“我”的心靈去辨別,我們所看到,只是“我所見”,並非“她所是”。 好,現在停一停,我再講一個更微妙的例子,稍微需要動一點腦筋。我們來試試。 我們東莞有一幫學心理學的學員,經常一起聚會吃喝。其中有一位女士,她性情溫柔,對人和藹,我們都喜愛她,每次我們去學員家聚會的時候,她總在百忙當中提早去做好清潔。甚至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參加聚會,都要趕去把清潔做好才走。 有一次聚會時,她偶然提到,她在工作中,經常會大發雷霆,歇斯底里地罵下屬,她說,她的同事們都很怕她。 大家都很意外,愕然看著她。 我半開玩笑說,你們看,這就是個業力的例子。她的同事們一定有相應的業力驅使,看到的她才是那個不好相處的樣子;而我們沒有這個業力,就看不到她這一面。我們的業力,令我們看到的,是溫和友善的她。 空性就是業力。她是空性的,業力起作用,我們看到的她,就是不一樣的。 我們看到怎樣的她,究其實跟她沒關係,跟我們自己的業力有關係。 馬加爵也有不殺的同學,是嗎?(你可以翻看馬加爵的案例,他在殺人過程中支開了一個他不想殺的,對他比較友善的同學。) 好象我有一點說遠了。現在我們說回來。關於佛陀是不是也在以偏蓋全。 只要有一個“自我”,你就一定會“主觀”,一定會有偏見。但佛陀沒有這樣一個對於自我的執著。 為什麼他沒有對於自我的執著呢?我們要從禪定的功效說起。 禪定的功效,就是讓攪動不安的心沉澱下來。如同一杯混水,你放在那裏不要動它,慢慢它沉澱下來,你可以把它看清楚。 舉一個到超市的例子。你到超市買東西,廣播裏在講,今天毛巾買一送一,今天護膚品半價,而且今天買滿三百就可以抽獎。 你買了很多東西。 這些東西,你不一定很需要。它們本來不在你的預算裏。但你買了。為什麼?因為有東西在影響你做決定。 禪定是什麼?禪定就是沒有廣告,沒有笑咪咪的售貨員,沒有呈列起來誘惑你的商品。你靜靜地坐在家裏想清楚,你到底要買什麼?你到底需要什麼? 你坐下來,調整呼吸,心情寧靜。陽光照在你身上,你呼吸新鮮的空氣。你覺得你什麼都不需要,可能只需要一袋大米和一桶油,就是這樣。 禪定,和長期的禪定(如閉關),就是讓短期和長期的外界影響,如混水一般沉澱下來,你定一個小時,可以想清楚你到底要買什麼,你定一個月,可以想清楚你到底是誰。 佛陀定了多久?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那並非一生一世,而是世代修行的結果。佛陀已經修行了很多很多生,他做過忍辱仙人,做過國王,做過九色鹿……他一直在沉澱中覺察。 他想清楚了什麼?人無我,法無我。 沒有獨立實存的一個“我”,也沒有一個獨立實存的“你”,沒有一段獨立實存的“關係”,沒有一個獨立實存的現象。 你愛她。 她非她,她是當下所有因緣集合的顯現物,並且瞬間變滅(此刻她非彼時她)。 你非你,你是當下所有因緣集合的顯現物,並且瞬間變滅。 關係非不變的關係,隨緣生,隨緣變,隨緣滅。 只有當下存在。 你愛她。你永遠愛她。這種感受只在當下是真實的。這種感受也在不斷地生滅,對嗎?當然,煩過一陣以後你可以再次愛起來,“滅”也帶來新的“生”。 這是真理嗎?你想想看! 你愛她。你想想看,她在你眼裏都變了好多好多回了,不是嗎?初見時的,後來又,後來再…… 不是嗎? 我們無法窺見真理,在於我們有一個“我”擋在這裏。準確地說,我們有一個“自我的概念”擋在這裏。 佛陀在很深很深的禪定中,體悟了沒有這麼一個獨立實存的“人”和“現象”。所有的混水都沉澱了下來。他擺脫了“我”來看,他不是用眼睛來看的,也不是用知識來看的,他是體驗到的。 諸法皆空。 當此時,已經修行了千百世,功德完滿的釋迦牟尼成了佛。他決定不再玩這個“分裂的遊戲”(即把現象分為有和無,自和他,好和壞等等),他無餘涅磐。因為他完完全全不再“分”了。他回歸了。回歸到一種沒有邊界的狀態中。 這樣一種現象嚴格說來,我們沒有資格去描述。因為這超越了我們的體驗。 所以我們仰視。 好了,說回來。釋迦牟尼佛達到了六道眾生,包括天人都無法企及的境界。那是因為他的“業”。他功德完滿。 每一個修行人都會跟你講功德。他們會說,功德不夠,你就修不成。你得先“積聚福德資糧”。 這是什麼意思呢? 非常複雜。 你不是今天才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多生多世的輪回中,你的心識已經打下了很多烙印。你有很多種子,這些種子還等著發芽。每一顆種子都有“力”,很多種子有很多“力”。這些“力”不是你禪定半小時能化掉的。 你深深迷戀一個人。甚至你深深迷戀一個折磨你的人。為什麼? 你所見,並非她所是。別人並不迷戀她,甚至有些人完全對她不感興趣。但你解脫不了。因為你迷戀她的“力”太強了。無論別人怎麼看,你就是不能不想著她。 這就是業力,儘管你解釋為愛情。 愛恨情仇都是業力。 我們聽一個佛學講座,搞半小時禪定,不能化解多生多世以來的業力。但我們可以起一個頭,我們現在可以轉變一點點。 比如,我們可以嘗試降低我們的佔有欲,我們可以嘗試換到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想想她需要什麼,她需要的可能並不是我。 我不那麼重要,先放下我,想想看,她的需要?(這就是我認為共情訓練絕對必要的原因。) 這樣的轉念,有利於你變得廣闊一點。你不再以狹隘的“我”的立場來看世界,你可以嘗試以“她”的立場來看。然後再以你母親的立場看世界,你父親的,你朋友的,你敵人的……你漸漸變得廣闊…… 每一次自我邊界的打破,都意味著對“執著自我”的一次瓦解,意味著一次小型涅磐。從這裏修起,我們有點耐心,修它五百世,擴充“自我”到“全體眾生”,我們就成佛了。 你知道的,當你的“自我”包含了“全體眾生”的時候,你也就沒有自我了。 這是佛陀全知的原因。 因為他沒有一個自我,所以他就沒有邊界,所以他就全知。 我們的“偏頗的知”,是基於我們有自我。我們的自我越狹隘,我們就越偏頗。相反的,我們的自我越廣大,我們就越接近中道,接近真理。 所以,現在我們先把自我擴充到包含“我和我的伴侶”,再擴充到“所有家庭成員”,再擴充到所有同事,再擴充到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這就是所謂慈悲的修行。慈悲,就是擴充自我的努力。慈悲到極致,對空性的了悟就自然發生。因為你不再偏頗。 這是佛教總是講慈悲的原因。慈悲只是一個工具,但它是達到對空性了悟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代表慈悲的觀世音菩薩,講的卻是空性教授,如著名的《心經》。 對於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來說,空性(智慧)和慈悲是一體兩面的。這就是所謂菩提心。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