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四百年海事煙雲
由海上貿易到漁業到造船,馬交四百年海事源遠流長。(圖為七十年代的沙梨頭) 澳門四百年中西文化交織匯聚的歷史,和與“水”有關的航海業、漁業淵源甚深,單從小城中、西兩名的由來即可見一斑。古語有云“澳者,泊口 也”,加上海水縱橫其中,名曰“十字門”,故合稱為“澳門”;至於澳門葡文名稱MACAU的由來則更充滿趣味,傳說葡萄牙人於十六世紀中葉,為開拓海上貿 易之路到達澳門,在如今媽閣廟前的海灘登陸,詢問居民本地的地名,因語言不通,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曰“媽閣”。於是,葡萄牙人譯其音為“MACAU”, 遂成為小城譯名,沿用至今。 路環荔枝碗造船厰的漁船等待下水 海事貿易貫通歐亞 澳門的歷史,與葡萄牙人尋找黃金與香料產地的海上探索密不可 分。截至中世紀晩期,由於一直由阿拉伯商人控制商路及供應威尼斯的中轉市場,整個歐洲都熱衷海上開拓,從極高利潤的壟斷貿易中分一杯羹。幸運的是葡萄牙航 海家阿爾瓦雷斯及麥哲倫,先後取道好望角直達印度及東方各國,奠定了整個十六世紀的海上霸主地位,他們自一五五三至五七年踏足澳門後,利用澳門為轉口貿易 港,展開了殖民的歷史。 俗話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澳門三面環海,地理位置優越、海產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成漁村小城的條件業 已形成。自開埠以來,澳門曾有百年華洋貿易第一大港的地位,在鋼鐵製造業未興盛以前,由於帆船多以木製成,淤淺的澳門港口反而贏得風平浪靜的得天獨厚優 勢;及至大型輪船的出現,澳門重要的自由港地位才被香港的深水港取替。 蝦罟在船尾曬網 曾幾何時龍頭產業 在一九四○年以前, 漁業是本澳的重要經濟支柱,勝於炮竹煙花業。全盛時,澳門漁民多達六萬人,佔當時澳門人口的七成以上;在內港碼頭一帶,處處漁船雲集、魚欄林立。但隨着城 市發展,面對油價上漲、出海成本增加、漁獲減少、環境污染等問題,漁民紛紛上岸謀生,漁業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風光不再。惟時至今日,與魚有關的街道 名稱仍然存在,例如“漁翁街”、“蠔殼圍”、“蛤巷”、“賣魚巷”、“魚網巷”等,再如傳統漁村“沙梨頭”,因燒蠔殼生成白灰得名的“燒灰爐街”、“燒灰 爐口”,細心的遊客可按圖索驥。 大杉罾(三枝桅)正駛出澳門,在珠江一帶捕魚。 造船捕魚相得益彰 捕魚業與造船業互相輝映,展現出澳門濃厚的漁港風情,令小 城的風貌別具一格。隨着漁業的興盛,大大小小的造船厰相繼出現,行業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頂峰。雖然本澳造船業屬祖傳家業,經營作風守舊,但船厰多數擅長 製作適合南中國海惡劣環境中航行的漁船,船價比鄰埠便宜兩成以上,吸引了不少香港訂單。後來由於漁業萎縮,對漁船需求量下降,造船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遭到 “汰弱留強”的命運。以往曾是造船業心臟地帶的沙梨頭,後來已遷至偏遠的路環荔枝碗,見證行業的興衰存亡。 已經失傳的滑板沉籠捕魚工具 四百年的鎭館之寳 要 在短時間內更好地瞭解澳門與“海”結下的不解之緣,最輕鬆快捷的方法,莫過於參觀媽閣廟對面的海事博物館。整座博物館以船型打造,三層高的樓層仿照船艙修 建,內飾有葡國瓷磚砌成的西式航海儀,及木製中式羅盤,如置身大海踏上遠航征途。館內首層介紹本地漁民社群在農曆新年、朱大仙日、天后誕、譚公誕、盂蘭節 等多個傳統節日中的風俗習慣。其中農曆四月八日的譚公誕,是祭祀漁民愛戴的神祇譚公的節日。除魚行會舉辦鑼鼓喧天的重頭戲“舞醉龍”,以祈求驅除疫病、風 調雨順外;路環的譚公廟曾以擱淺的鯨魚骨製成兩艘龍舟模型,其一作為廟內聖物,只在農曆新年前才請出祭祀,讓香客從龍頭摸到龍尾,取“年頭好到年尾”之 意,另外一艘於九○年送贈予海事博物館珍藏,這件有近四百年歷史的寳物,因為當年的技術所限,骨內的脂肪仍舊依稀滲出,表面光澤鮮潤,可謂象徵漁民社群的 生生不息。 海事博物館的一大特色,是擁有自設的造船工厰,現場展示的大部分船隻模型,由鄭和下西洋的寳船模型、葡萄牙東渡用船,以 至中國古貨船、戰船等,皆由工人按照圖紙自行生產,名副其實的“澳門製造”。展區內還陳列三件極具考古價値的沉船殘件,包括繫繩器、滑車及炮架輪,它們是 九三年在興建中的澳門機場附近水域發現,初步相信屬於一艘在本土水域沉沒的十七世紀歐洲船隻。 以鯨魚骨製成的龍舟模型是館內珍藏 消失了的漁民智慧 要 靠捕魚“搵食”,漁民必須有豐富的航海知識和捕魚技術,在同一層展示廳內,陳列漁民的傳統捕魚技術,拖網、垂釣、刺網、圍網是其最常使用的四項;某些已經 失傳的傳統捕撈方法亦有呈現,如滑板沉籠捕魚法,專為捕捉潮汐過後路氹之間淺海泥地的“花魚”而設,漁民將小竹籠沉入泥地小洞中,這種兩棲的小生物為尋棲 身之所便會自動鑽入其中。因為四處都是泥濘沼澤,倘徑直步行或會泥足深陷,漁民於是帶上一塊長木板,一腳支撑全身重量於泥板上,一腳蹬入泥中作動力推動滑 板前行,即可於泥濘中來去自如,讓人慨歎漁民為求生計的智慧。因為塡海造地,近海的泥地逐漸消失,此捕魚法在澳門已經消失,有興趣者,可從博物館的實物展 覽及影片中尋找印記。 左上方為一艘行走於日本與澳門之間的黑船模型,右上方屛風繪上日本船舶貿易情景。前方是三件沉船殘件。 文、圖:樊越欣、湯小鳳 (部分圖片為已故攝影家李超宏所攝)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0-07/24/content_49016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