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13dior13
2011/5/9 12:55 
本帖最後由 dior13dior13 於 2011/5/9 12:56 編輯
馬丁路德教派也用酷刑對付女巫

路德和迫害巫婆
馬丁•路德與加爾文一樣深信人可以與魔鬼達成協議、可以崇拜魔鬼和可以進行邪惡的魔術。因此他贊成法庭懲罰巫師和巫婆。
舊約中的「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出埃及記》22,18)對路德來說是有效的。1526年5月6日路德在一次針對巫婆的佈道中就引用這句話。
在這次佈道中他敘述了他對巫術的深刻憎惡,對被懷疑的婦女的無情判決表示歡迎:
馬丁•路德明確地贊成對黑魔術處死刑,而且他在這一點上特別敵對婦女。在上述佈道中他五次說「她們必須被殺」。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7 17:16


馬丁路德搞過修女?真好笑!
http://amp.exchristian.hk/forum/index.php?action=thread&tid=3429&highlight=%E9%A6%AC%E4%B8%81%E8%B7%AF%E5%BE%B7
抽刀斷水
2011/5/9 17:27 
實際上, 該書在出版後, 交給當時University of Cologne’s Faculty of Theology 作審評, 得回來的評語是: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9 00:41



    可否說說《聖經》(Bible)何時脫離「禁書書目」之列?
a82871123
2011/5/9 22:44 
回復 19# beebeechan


    別胡說,女巫之鎚不是梵蒂岡列的禁書,我查了
a82871123
2011/5/9 23:11 
實際上, 該書在出版後, 交給當時University of Cologne’s Faculty of Theology 作審評, 得回來的評語是: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9 00:41


女巫之鎚,哪裡被當作禁書,你說說
女巫之槌(拉丁語:Malleus Maleficarum[1];德語:Hexenhammer)是由天主教修士兼宗教裁判官的克拉馬(Heinrich Kraemer)與司佈倫格(Johann Sprenger )在1486年所寫的有關女巫的條約的書,第一版於1487年在德國出版[2] 。此著作的出版,加劇了當時代歐洲社會對女巫的偏見與迫害。這是一本有史以來最險惡的書籍,實際上這是一本教導女巫獵人和法官如何識別巫術,檢驗女巫與怎樣對女巫施行酷刑的書。
三個部分
書中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則論述巫術的三個必要條件:「魔鬼、女巫與萬能上帝的許可」。開頭則告誡讀者巫術是異端,不要相信巫術。之後的內容有女巫與魔鬼的交配,女巫能否支配男人的愛恨,女巫能否製造幻覺將男性生殖器完全移走,女巫殺死襁褓中胎兒的不同方式等。
第二部分論述了「輔助和引導巫術生效的方法以及如何成功破解」,主要包括魔鬼通過女巫引誘無知的人進入這個可怕行業的餓幾種方法;與惡魔簽訂正式契約的方式;他們如何從一處瞬間轉移到另一處;女巫如何妨礙生育的魔力;如何奪取男性的生殖器官;女巫如何犯下殺死孩子的恐怖罪行,還有更可怕的是把孩子交給魔鬼;女巫如何傷害牲畜,引起冰雹和風暴,使閃電擊傷人類和動物等內容。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關於在基督教和世俗法庭起訴女巫的訴訟程序以及審判過程、方式等內容。
宗教迫害
這本臭名昭著書籍的出版標誌著宗教迫害的正式開始。霍普羅賓斯曾說過:「它打開了瘋狂的如洪水般的審判大門。」在此之前,教會只是漫不經心地清除了舊宗教的殘餘,而從書籍出版的開始,他們將清除所有的異端。
關於作者
實際上這本書的作者是詹姆斯•斯普倫傑與亨利•克雷莫,是兩個多米尼加修道士、德國的審判長。根據記載,克雷莫曾收買過一個老婦人,讓她爬入一個麵包師的烤爐中,高喊是魔鬼把她帶到那裡的,然後讓她不斷喊出當地女巫的名字,克雷莫隨即逮捕了這些被叫到名字的女巫,便給她們施以酷刑,直到獲得滿意的供詞為止。他們沉迷於某些東西,例如書中大量的章節都涉及到巫術中的性行為。正是他們從15世紀末也就是這本書的誕生之日起,一直到18世紀早期都一直在大量的使用它。

維基百科
beebeechan
2011/5/10 01:35 
回復  beebeechan


    別胡說,女巫之鎚不是梵蒂岡列的禁書,我查了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9 22:44


唔係嘛
現在還有禁書目錄可供你「查」看?
beebeechan
2011/5/10 01:36 
女巫之鎚,哪裡被當作禁書,你說說
女巫之槌(拉丁語:Malleus Maleficarum[1];德語:Hexenhammer)是由 ...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9 23:11


去維基,
你係只可識咁上下的資料而已。

只有維基你才看得懂罷

我本人老早已不用維基作任何學術性搜尋了
三教童
2011/5/10 03:42 
天主教出品 明確要公告大眾的 <<禁書目錄 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
http://www.aloha.net/~mikesch/ILP-1559.htm

並沒有注明 Heinrich Kraemer+Johann Sprenger 的
女巫之槌 Malleus Maleficarum  被禁止

天主教都不禁止﹐難怪該書成為暢銷書, 有四顆星
beebeechan
2011/5/10 11:09 
524年前的5月9日:
首次出版《女巫之槌》,帶領獵巫
行動的顛峰時期,共有十萬人因此
被宗教裁判所無辜處死 ...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9 00:02



歐洲的獵巫行動, 最高峰時是在1561-1670間, 史學家稱為 The Burning Times。
《女巫之槌》在 1487年出版, 因該書的面世, 即時牽動了民間的行為, 帶領獵巫, 在時間上不吻合。
prussianz
2011/5/10 23:47 
本帖最後由 prussianz 於 2011/5/10 23:48 編輯
去維基,
你係只可識咁上下的資料而已。

只有維基你才看得懂罷

我本人老早已不用維基作任何學術性搜尋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10 01:36

你本9[基9]老早已不应作任何學術性搜尋了,WO W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Christian.info前基督徒,主力:淚兒/泪儿小姐,WEIYAN,龙井树,加入了,才有内部资料,
警告基督徒:你们不够他们斗,不够料者,莫来献丑!弹9开!!死6走!!!

P.S.一招就`对淋“” 晒你地
realChristianities.com雪龙坛
抽刀斷水
2011/5/11 00:37 
歐洲的獵巫行動, 最高峰時是在1561-1670間, 史學家稱為 The Burning Times。
《女巫之槌》在 1487年出版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10 11:09



    你期望首次出版就立即令全歐洲的人都奉之為行動綱領麼?總要有些時間再版,以及滲透一下吧?

還有,請問:可否說說《聖經》(Bible)何時脫離「禁書書目」之列?
prussianz
2011/5/11 01:04 
回復  beebeechan


    別胡說,女巫之鎚不是梵蒂岡列的禁書,我查了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9 22:44
FIRSTLY,MERCI

为令ANGEL尽量有新鲜感,在下再试试建议你在试试 下以/以下

`````` 佛 道 聊天 """"""
http://www.google.de/search?num=100&hl=en&newwindow=1&safe=off&q=%E4%BD%9B%E3%80%80%E9%81%93%E3%80%80%E8%81%8A%E5%A4%A9&aq=f&aqi=&aql=&oq=


LAS GRACIAS!
a82871123
2011/5/11 19:29 
唔係嘛
現在還有禁書目錄可供你「查」看?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10 01:35



    教廷的禁書目錄,現在還是能查,隨便一人也能從網路查到。天主教廷至今都沒進禁這書
dior13dior13
2011/5/11 22:12 
基督徒的審查制度 它的歷史和今日的影響

教會審查制度可以追溯到基督教創建時期:

這早在基督教廣為人知的時期就已出現。西元313年,羅馬皇帝康士坦丁(Constantine)頒佈命令,容忍基督教的存在之後,有組織迫害自由思想的行動也同時展開。325年,尼西亞委員會(Council of Nicaea)判定阿萊亞斯 (Arius,四世紀希臘神學家)【註11-1】的一本著作有罪,因為它否定耶穌的神性。八年之後,康士坦丁下令焚燬阿萊亞斯的所有著作,如有不從者一律處死。

西元391年,狄奧多西一世(Emperor Theodosius I)將偉大的亞歷山卓圖書館焚燒殆盡。這個模式持續了幾個世紀,直到西元1233年,教宗喬治九世設立宗教法庭,連人帶書一起焚燬之後才有所改變。兇殘的酷刑和火刑,被認為很適合用來終結像薩沃那洛拉【註11-2】這類的「異教徒」,而薩沃那洛拉的主要罪行,只是揭露羅馬教庭的政治醜聞而已。

印刷術在十五世紀發明之後,立刻完全落入基督教會的掌控之中。西元1487年,一紙教皇詔書(教宗下達的教會命令)下令所有手稿都必須由教會當局事先審查,再決定是否准許出版。現今的政府支持這項審查制度,在法律中明訂違反者的刑罰。

宗教改革運動【註11-3】導致教會分裂並逐漸減弱它們的獨斷控制。一本書在一個地方被查禁,有可能會在另一個地方出版,而且教會通常必須等到書出版之後才有辦法予以查禁。西元1557年,當時是教宗保羅四世在位期間,第一份禁書清單(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出爐。這份清單包含所有羅馬天主教禁止閱讀的書籍,它們被禁的理由是不道德或違反教會的教條。接下來的四百年間,查禁書目更新非常多次的版本。最近一次是在1948年,這次的版本總共涵括四千本以上的書籍,包括左拉【註11-4】、紀德【註11-5】和法朗士【註11-6】的所有作品,笛卡兒【註11-7】、大仲馬【註11-8】、小仲馬【註11-9】、伏爾泰【註11-10】和巴爾札克【註11-11】的部分作品,此外還有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雨果的《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和其他世界古典名著。

梵諦岡從未終止它們在審查制度方面的努力,或是中斷更新禁書書目,直到1966年。出版物的數量,最後終於讓徹底檢查平面出版品變成不可能。梵諦岡的週刊「L'Osservatore della Domenica」1966年5月號提到,宗教法庭不再出版禁書書目,因為現今全世界的出版品數量,讓審查、復審、比較禁書書目的工作再也不可能完成。審查的責任將由梵諦岡轉交給數個天主教全國主教會議。

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一樣糟糕。美國第一個通訊社在1639年於麻州灣的殖民地建立。它送出的訊息幾乎都跟宗教有關,出版品幾乎都是喀爾文教派(Calvinistic),大部分都是佈道或神學著作,就連詩集和小說也必須合乎宗教的法統。William Pynchon的著作「我們的贖罪擁有極高的價錢(The Meritorious Price of Our Redemption)」,不知怎麼地,溜過審查員的耳目,成為美國第一本公開焚燬的書籍,時間是1650年。作者很快就逃到國外去了。

在十七和十八世紀,所有13個殖民地都將褻瀆神明和淫穢列為犯法行為。除此之外,清教徒仍繼續想要握有完全的控制。為了避免遭到放逐或成為輿論/有力團體嚴厲批評的目標,作者根本不敢寫下任何可能會冒犯教會的東西。任何形式不受法律支配的壓力,都可強迫他人順從。

南北戰爭之前,鮮少有因為淫穢而遭到起訴的案件,因為當時清教徒的標準十分盛行,間接迫使作者採取自我審查的規範。美國第一宗「淫穢案件」跟《Fanny Hill》【註11-12】這本小說有關,它在1821年於麻州被禁。美國國會在1842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輸入任何低俗淫穢的出版品、繪畫、石板畫、雕刻或幻燈片」。1865年,它又通過一項法律,明訂郵寄淫穢物品是犯法的行為。

接下來,安東尼‧康斯托克(Anthony Comstock)出現,並成為審查制度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名字之一。康斯托克派(Comstockery)這個名稱──嚴格禁止出版品有邪惡或不道德的檢查制度──因而誕生。

身為YMCA維安委員會的首腦,他草擬紐約州第一項淫穢法律,然後透過YMCA在1868年強制讓它通過。1873年,委員會改組為「紐約抑制邪惡協會」(New York Society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ce)。同年,這個組織強制對美國國會施壓,通過一項由康斯托克草擬的反邪惡法律。這條法律禁止郵寄任何「淫穢、猥褻、色情或下流的書籍、小冊子、照片、報紙、信件、文件、印刷品或其他下流的出版物」以及任何任涉及這類題材的廣告,違者將處以5千美元的罰金且得以並科5年的有期徒刑。這條「康斯托克」法律在國會中毫無異議就輕鬆過關。此外,許多州的立法機關還制定了「小康斯托克法」(Little Comstock laws)。

在紐約,康斯托克的YMCA組織獲得司法授權,以搜索狀的形式,得以搜查並扣押可能有淫穢內容的物品。儘管它只是一個對選民沒有責任的私人宗教團體,卻能要求紐約州逮捕人民並予以定罪。「紐約抑制邪惡協會」創立後73年間,總共沒收了39萬7000千本書,讓5567名被告遭到逮捕。受到這個組織的鼓舞,「新英格蘭監管協會」(New England Watch and Ward Society)在波士頓成立。這個團體有效地對新英格蘭的書商施以恐嚇和壓力,讓它們拒絕出版任何遭協會禁止的文物。

遭到「新英格蘭監管協會」查禁的書目包括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的《黑人的笑》(Dark Laughter)、海明威的《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 、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的《美國的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的《孽海癡魂》(Elmer Gantry;它除了被認定是淫穢之外,還因為反宗教的主題而遭查禁)、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的《曼哈頓轉運站》(Manhattan Transfer)及詩人惠特曼的《草葉集》。瑞馬奇(Erich Maria Remarque)的《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也在波士頓遭到查禁,儘管它的美國版已將歐洲版兩段「淫穢」的句子予以刪除。

雖然它們和其他類似的新教徒協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繼續扮演反淫穢運動的主要角色,但它們的影響力在20和30年代開始式微。一次大戰結束後,很多事情開始改變,美國對人類性慾和其他德道有關的標準產生了大變革,而這項變革持續到今日。仍繼續維持這個傳統的新教徒狂熱份子,則受到社會的嘲弄和漠視。

進入五○年代後,羅馬天主教成立「正派書刊全國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Decent Literature),簡稱為NODL。它最初由美國的主教在1938年成立,隨後獲得芝加哥「天主教婦女大教堂議會」(Archdiocesan Council of Catholic Women)的資助。NODL宣稱它的宗旨在於「組織並動員整個國家的道德力量……對抗威脅到我們國家的道德、社會和國家命運的淫穢書刊。」
NODL不擇手段想要將所有被其認為有問題的書刊從書店中除去。它每週更新一次被其列入黑名單的書籍和雜誌(還有它允許的出版物)。這些黑名單都收錄在全國天主教週刊「Our Visitor」之中。1956年開始,NODL擁有自己的快訊。

最後,它發展出一套有組織的聯合抵制系統,對不合作的書刊發行商施壓。天主教城市和國家面臨強大壓力,導致無數的衝突和逮捕行動。NODL在五○年代成為美國反淫穢最強大的施壓團體。NODL的行動代表會巡視當地的書店,要求它們將NODL禁止的書刊下架,退回給發行商。書店如果拒絕,將受到更頻繁的拜訪和公開的抗議活動。反之,書商如果同意,將獲得一紙證明書,這張證明書每月更新一次。其後來自講道壇的教區快訊或訓誡,更慫恿天主教不只是在書店的窗戶展示證明書而已。

1957年,NODL的執行秘書長費茲傑拉(Monsignor Thomas J. Fitzgerald)誇稱NODL的禁書單也「被其他像是家長教師聯誼會(PTA)、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婦女俱樂部、青年商會的組織所採用。」而且「某些採取NODL程序的團體也由官方人員組織起來。」NODL還將它的禁書單交到大盤商的手中。NODL在1969年12月停止發行快訊,之後就消失了。(1969年為前文提到撒旦教創始者Anton Szandor LaVey出版撒旦聖經「Satanic Bible」的第一年,ASL在該書並稱1966年為撒旦紀元元年)

進入「媒體道德」(Morality in Media)的時代。這個組織的分會在許多美國城市建立。「媒體道德」的主要目標是協助法庭中的爭戰,以及在州和市政府等級的立法機構中制定新的反淫穢法律。1973年,司法部法務局(Justice Department Law Enforcement Assistant Administration)設立一個所謂的「國家法律資料中心」(National Legal Data Center),地點位於加州千橡園「加州馬丁路德學院」的校園內,其內容主要是針對反淫穢法律。這個機構最初收到13萬7千625元美金的聯邦基金,後續還有20萬美元以上的預算,此外它還得到「媒體道德」的協助──目的是要唆使全國的檢察官和立法委員,壓制所有被認為有淫穢內容的書刊和影片。

書商將七○年代稱做「新審查制度」時期。最高法院將審查權力移轉給當地政府,而那些屬於Bible Belt【註11-13】偏執衛道人士會得到更多授權。
隨著歲月推移,不同的組織來來去去。名稱和面孔改變了,但他們還是同一票人。他們毫不停息地工作,迫使別人接受他們的信仰,當這一招行不通的時候,他們就不擇手段要求社會在法律上符合他們的標準。每個基督教的組織,從教堂到網站,都要求人們捐獻。它們透過金錢和影響力來控制人們。我正在寫一篇關於他們財富和權力的文章。要記住,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有直接影響。他們一向都能產生直接的衝擊,讓我們無法在沒有差別待遇的情況下公開信仰我們的宗教。只有人們真正為自己的權力站出來,在法律上予以還擊的時候,這種情況才能有所改變。

參考書目:
《Freedom Under Siege, The Impact of Organized Religion on Your Liberty and Your Pocketbook》,Madalyn Murray O’Hair著,引用章節為「Speak No Evil, See No Evil, Hear No Evil」,1974版。

dior13dior13
2011/5/11 22:13 
【註11-1】阿萊亞斯:Arius,四世紀希臘神學家。
【註11-2】薩沃那洛拉:Girolamo Savonarola,義大利宗教改革家。原為多明我會會士。1481年被派到佛羅倫薩聖馬可修道院任牧職。他在講道時抨擊教皇和教會的腐敗,揭露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殘暴統治。
【註11-3】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宗教改革運動開始於16世紀,其宗旨在於根據《聖經》的教導,謀求基督教會在道德和教義上的純潔。宗教改革運動大致可分為三派﹕一派以馬丁路德為代表,一派以加爾文為代表,第三派以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為代表。
【註11-4】左拉:Emile Zola,1840-1902;法國文學家及戲劇家,1840年4月12日生於巴黎,父親是意大利人,母親是希臘人。年輕時左拉沒有受過高等教育,19歲開始獨立謀生, 並在1862年進入阿舍特書局當打包工人,從此開始文學生涯。左拉因發表長篇小說「克洛德的懺悔」,被以有害道德遭到警告,並為書店所解僱。從此他深入社會底層報導真相,後來接受猶太人亞佛瑞德上尉太太的求助,發表致總統的公開信「我控訴」,協助被控叛國的亞佛瑞德上尉洗清冤屈的奮鬥過程。
【註11-5】紀德:Andre Gide,1869-1951;20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生于巴黎,是獨生子;父親在巴黎法律學院任教授;母親是富家閨秀,篤信天主教新教。紀德早年体弱多病,異常敏感。十一歲時喪父,由母親扶養並給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了他的叛逆性格。從十五歲起,他對舅父的女兒瑪德萊娜產生了純潔的愛情;但是六年后,瑪德萊娜拒絕了他的求婚。創作於1890年,在次年發表的處女作《安德烈•瓦爾特的筆記》,就是他給自己家庭和瑪德萊娜的最后通牒,反映他這一時期的思想。1895年,他終於同表姐瑪德萊娜結婚,但婚後生活並不美滿,他仍不改同性戀癖,致使他妻子抑鬱成疾,于1938年死去。
1891年,他由莫里斯‧巴雷斯引見,認識了印象派大師馬拉美,並成為羅馬街“星期二晚會”的常客。他這一時期的作品顯示出他受了印象派和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面揚棄傳統文化與道德,擺脫家庭與社會的約束,宣揚獨立自由和享樂主義。不過,紀德的文學創作走的是一條探索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充滿矛盾而又互相矛盾,既宣揚了絕對的自由,同時又主張天下人都應當得到解放;既宣揚了狂熱的個人主義,同時又歌頒集體的獻身精神;即使他主張的享樂主義,也並不是庸俗的紙醉金迷的生活,而旨在發現自我,探索存在的價值和人生的真諦,足見他是勇於剖析自已的作家。
1925年,他去剛果、查德旅行,目睹了非洲人在殖民主義統治下的生活慘狀,回國後口誅筆伐,有力地鞭劄了殖民制度。從此他的創作不再固守在美學與道德的象牙塔中,開始對社會問題發生興趣,越來越關注蘇聯,並參加共產主義運動。1936年他訪問蘇聯,回國著文又否定了蘇聯的社會現實。
紀德創作十分豐富,有的作品堪稱法國現代文學的里程碑。小說主要有:《帕呂德》(1895)、《人間食糧》(1897)、《背德者》(1902)。《浪子歸來》(1907)、《窄門》(1909)、《伊薩貝爾》(1911)、《梵蒂岡的地窖》(1914)、《田園交響曲》(1919)、《偽幣制造者》(1926)、《婦女學堂》(1929)、《新食糧》(1935)、《忒修斯》(1946)。回憶錄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1926)。
紀德的作品文筆清麗精湛,思想深邃細膩,語言溫婉和諧,具有古典美。他始終是法國人民最喜愛的現代作家。
【註11-6】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親法朗索瓦的縮寫,又因他愛祖國法蘭西,以祖國的名字作為自己的筆名。其父經營一家書店,少年時的法朗士經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置身於書海之中。
18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爾後以寫文學批評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納爾之罪》,在文壇上聲名大噪。以後他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題材小說,如《苔依絲》(1890)、《鵝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鵝島》(1908)、《諸神渴了》(1912)等長篇小說。其中《諸神渴了》被稱作是“情節很戲劇他的一部傑作”(頒獎辭)。此外,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還有短篇小說《克蘭比爾》(1901)、長篇小說《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間還有長篇四部曲《當代史話》(1896-1901)。由於受法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列南的“人類永遠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響,這些作品均流露出歷史迴圈論、社會改造徒勞無益論的悲觀情緒,但更多的是充滿對社會醜惡的嘲諷和抨擊。1896年末,他成為法蘭西學院的會員。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發生後,法朗士的政治態度開始左傾,與左拉一起參加了為德雷福斯伸張正義的鬥爭。俄國革命期間,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成為法國社會黨成員,贏得左翼知識分子和工人階級的敬仰,1921年參加法國共產黨。
法朗士65年創作的傑出成就,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文壇宗師”,他那“博學、富於幻想,清澈迷人的風格,還有他融合諷刺和熱情所產生的神奇效果”(頒獎詞)以及他創作的眾多膾灸人口的人物形象等,為作家在國內外贏得了極高的聲望。1921年,為了“表彰他輝煌的文學成就,其特點是高貴的風格、深厚的人類與優雅和真正高盧人的氣質”,法朗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國葬。
【註11-7】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法國數學家,發明解析幾何學,對科學方法、自然哲學、數學、物理學、生理學等亦有貢獻。他被尊為現代性思想家的第一人,所著《方法導論》是現代思想的首要著作。他視數學為清晰思想的根基,笛卡兒座標的發明,則是現代數學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影響深遠。
【註11-8】大仲馬:Alexandre Dumas(PERE),1802-1870;法國19世紀最多產和最受民眾喜歡的作家之一。以戲劇創作開始文學生涯,後又撰寫歷史小說,獲得盛譽。大仲馬生平寫了兩百多部作品,其中以《三劍客》、《基督山恩仇記》、《瑪歌王后》、《鐵面人》和《大野心家》最負盛名。
【註11-9】小仲馬:Alexandre Dumas(FILS),1824-1895;法國劇作家及小說家。小仲馬是大仲馬與一名女裁縫卡特琳‧拉貝(Marie-Catherine Labay)所生下的私生子,生於法國巴黎。大仲馬成名後,混跡於上流社會,將他們母子拋棄掉,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終於良心發現,從法律上承認了這個兒子。雖然大仲馬負擔了拉貝的生活費用,但他始終沒有承認拉貝是他的妻子。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馬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受盡世人的譏誚。1842年小仲馬遇見瑪麗‧杜普萊西,即後來《茶花女》中瑪格麗特的原型,對她一見鍾情,但是他對瑪麗不肯退出上流名妓事業表示憤怒,寫了絕交書。1847年,瑪麗病逝於巴黎。小仲馬悲痛萬分,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罪惡,使他一舉成名。
【註11-10】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法國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本名叫弗蘭索瓦—瑪利‧阿魯埃,1694年生於巴黎一個富有的公證人家庭。少年時期,他在耶穌會主辦的貴族學校讀書。中學畢業之後,父親一心想讓他學法律,將來當法官或律師,但伏爾泰卻立志成為詩人。他經常出口成章,即興寫詩。由於他寫了一首嘲笑貴族的諷刺詩,結果被關進巴士底監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劇《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獲得成功,他一舉成名。
伏爾泰成名之後仍然寫諷刺詩嘲笑法國貴族,結果遭到貴族子弟的毒打,第二次被關進巴士底監獄。出獄後被宣佈驅逐出境。他不得不流亡到英國。在倫敦,伏爾泰以新奇的眼光觀察了英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生活,研究了唯物主義哲學和牛頓的物理學。他還接觸到了英國新興文學,對莎士比亞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把他的劇作翻譯介紹到法國。1734年,伏爾泰發表了《哲學書簡》,在這部書裏,他贊揚英國革命後取得的成就,批評法國封建制度,宣傳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應當人人平等。他主張在法國建立一個在“哲學家”引導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國內有言論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對天主教會,激烈譴責教士的貪婪和愚民的說教,他稱天主教主教為「惡棍」,稱教皇為“兩足禽獸”,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此書一出版,即被法國政府判為禁書,並當眾燒毀。
為了避禍,伏爾泰來到法國和荷蘭邊境一個古老偏僻的貴族莊園,隱居在他的女友--德‧愛特萊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在此期間,他寫下了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諷刺長詩《奧爾良的少女》,哲理小說《查第格》,歷史著作《路易十四時代》以及科學論著《牛頓哲學原理》。
1750年,伏爾泰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邀請訪問柏林。他來到一個比法國更黑暗,更殘酷的封建專制國家,卻期盼借助「開明君主」的力量,進行某些社會變革,實現啟蒙主義理想。然而,腓特烈二世只把伏爾泰當作宮廷點綴,給外人一個“開明君主”的形象,實際上他實行的是軍國主義的野蠻擴張政策。伏爾泰絲毫不能改變德國現實,1752年,他離開柏林。
1760年,伏爾泰在法國與瑞士邊境的費爾奈莊園(Ville de Ferney)定居下來,在此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後20餘年。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的文學、哲學和政治著論,包括哲理小說《老實人》、《天真漢》、哲理詩《自然規律》等,他還把中國元雜劇《趙氏孤兒》改編成《中國孤兒》。
伏爾泰雖遠離巴黎,卻仍然關心法國社會現實,他晚年寫了許多文章和小冊子,抨擊教會和專制統治,它們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歐洲各地流傳,推動了進步的思想運動。當時歐洲成千上萬的哲學家、藝術家、演員慕名拜訪伏爾泰,另外還有人給伏爾泰寫信求教,伏爾泰都熱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費爾奈莊園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
伏爾泰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他積極為無辜受害的人士奔走,最突出的是發生在1762年的聞名歐洲的卡拉事件(參考1-1-2-3)。
伏爾泰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最有成就的文學作品是哲理小說,《老實人》是其中的代表作。
《老實人》的主題是批判盲目的樂觀主義哲學,小說中的邦葛羅斯是個哲學家,在他看來,世界是完美的,一切人和事物都盡善盡美,「在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走向美好。」邦葛羅斯一生的遭遇是對他的「哲學」一個極大嘲諷,他先染上梅毒,接著又遭到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後又被賣為奴隸,但他冥頑不化,死不改口,仍然堅持說世界盡善盡美。小說的主人公老實人開始相信邦葛羅斯的樂觀主義哲學,但嚴酷現實粉碎了他的樂觀幻想。他是德國男爵的養子,由於他與男爵的女兒居內貢小姐相愛,結果被貴族偏見極深的男爵趕出了家門。從此他四處流浪,到處都看到封建專制的腐敗和天主教會的罪惡。到里斯本時,他遇到了大地震。為防止全城毀滅,教會與大學博士相勾結,認為只有「在莊嚴的儀式中用文火(小火慢燒之意,與之相對照的是:武火)慢慢燒死幾個,才是阻止地震的萬靈秘方。」為此,教會抓了5個人。其中一個人的罪名是娶了自己的教母;另外兩個葡萄牙人是「吃雞的時候把同煮的火腿扔掉。」在場的邦葛羅斯和老實人似乎贊同他們的吃法,於是,他也被一塊兒送上宗教火刑場。結果三人被燒死,邦葛羅斯和老實人卻奇跡般地脫了險。老實人歷盡磨難,認識到世界就像一個屠宰場,他拋棄了樂觀主義。最後他找到了一個黃金國,國內遍地都是黃金、碧玉和寶石,人人過著自由平等,快樂而富裕的生活。當然,這只是伏爾泰的理想。
1778年2月,84歲高齡的伏爾泰在路易十五死後重返闊別28年的巴黎,人民群眾夾道歡迎這位勇敢的鬥士。5月30日,伏爾泰病逝。臨終前,神父要他承認基督的神主,他憤然拒絕。反動的教會不准把他葬在巴黎。大革命時期,伏爾泰的骨灰運回巴黎,在法國偉人公墓隆重安葬。
【註11-11】巴爾札克:Balzac,1799-1850;生於法國都蘭,從小便對文學很有興趣,但卻按父親的意思進入律師事務所,但年輕的他不甘平庸,不顧家庭的反對,辭去職務專心從事文學創作。但他的處女作詩劇《克倫威爾》並沒有獲得成功,為了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他暫時棄文從商,但從出版商到開印刷廠都讓他體驗到了破產、倒閉、負債。就因巴爾札克在生活中起起伏伏,因之更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所以運用在寫作上比別人更加深刻。最後他又開始重新投入創作。《舒昂黨人》使他初露頭角,及至《歐也妮‧葛朗台》問世,巴爾札克已是享譽歐洲的大作家。《人間喜劇》為其代表作。
【註11-12】FANNY HILL又叫Memoires of a woman of pleasure。此書尚未有中文譯本,在此暫且把它的原名譯為《梵妮‧希爾》或《一個喜愛性歡樂的女子的回憶錄》。它在英語的文學世界裡是極為著名的情色小說。
【註11-13】美國南部從維吉尼亞到德州這一地帶,俗稱 Bible Belt。這一地帶的人篤信宗教,星期日商店不營業,餐館不賣酒。

摘錄於:
Maxine‧Dietrich《揭露基督教、Exposing Christianity(TC edition)》
dior13dior13
2011/5/11 22:14 
本帖最後由 dior13dior13 於 2011/5/11 23:48 編輯
教廷的禁書目錄,現在還是能查,隨便一人也能從網路查到。天主教廷至今都沒進禁這書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11 19:29


這句話是千真萬卻的, 連維基百科都有, 賴不掉了巴~!
a82871123
2011/5/12 21:34 
實際上, 該書在出版後, 交給當時University of Cologne’s Faculty of Theology 作審評, 得回來的評語是: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1/5/9 00:41


閣下不相信,可以看我另一部發的帖子,有視屏有真相,看你什麼話好說

    http://amp.exchristian.hk/forum/index.php?action=thread&tid=7147&extra
prussianz
2011/5/12 23:51 
本帖最後由 prussianz 於 2011/5/13 00:27 編輯
閣下不相信,可以看我另一部發的帖子,有視屏有真相,看你什麼話好說

     ...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12 21:34

BEECHAN是天主教教徒【基9】,屠杀烧杀女巫最残酷之天主教

建议你不要对禽兽有太大期望
——————————————————————————

exChristian.info前基督徒,主力:淚兒/泪儿小姐,WEIYAN,龙井树,加入了,才有内部资料,
警告基督徒:你们不够他们斗,不够料者,莫来献丑!弹9开!!死6走!!!

P.S.一招就`对淋“” 晒你地
realChristianities.com雪龙坛
prussianz
2011/6/12 01:23 
》》》》》》10/6 a82871123: 煩     ...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12 21:34
Y【为何】?TX
prussianz
2011/6/12 01:35 
本帖最後由 prussianz 於 2011/6/12 01:43 編輯

FIRST 再谢谢你关心女巫
10/6 a82871123: 好孤獨
     ...
a82871123 發表於 2011/5/12 21:34
...... ...... ...... 
SORRY在下只懂作工/工作 因此也是无计可施
SORRY...... ...... ...... 
建议你可以考虑试1试玩1玩一些多人共玩G网上游戏:EG:
:YAHOO'S


Suchergebnisse
再谢谢你关心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