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天基病態循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認識天基病態循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篤篤 1973年,二名罪犯意圖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最大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六天之久;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銀行職員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二名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辯護金;而且,其中一名女性行員,與綁匪中一人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事件,引發了社會學者對這種現象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現象令人驚訝的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經驗中,於是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心理學家形容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和綁匪建立關係是一種求生策略,假如綁匪和人質間有關係,加害者就較難執行其威脅。人質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試圖藉此方式來應付危機並避免傷害。 當人質盡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釁綁匪時,也會漸漸地失去自我意識,直到完全接受擄人者之觀點為止。於是,當人質以擄人者同樣立場來看外界時,他們就不再渴望自由,結果是當救援到來時,人質可能會抗拒營救。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以下幾項特徵: 一、人質必須真正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二、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 三、除了綁匪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 四、人質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現在依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那幾項特徵,來檢視在諸多神父性醜聞中,被神父淫僧侵犯,並且跟神父在宿舍共同生活的男孩天基,會怎樣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從而包庇神父,縱容其淫行。 一、人質必須真正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男孩遭受侵犯,身心受創。) 二、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 (獲得一粒糖當做獎勵,獲得事後的關懷撫愛。) 三、除了綁匪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 (修會宿舍同聖堂是一個理想的隔離環境。外國的修院多是與世隔絕的。) 四、人質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德高望重,一眾盲信天基根本不會相信神父會爆醜聞。) (主教同教廷根本無解決的誠意,只懂不斷掩飾再掩飾。) (逃跑回家,遲早給天基家人捉回神父宿舍。) (日後還要多番跟神父獨處,根本不安全。) 綜合以上四點來看,男孩無一不符合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之特徵。也就是說,一直把神父當成是淫徒的男孩,基於心理防禦機制,不得不為了求生策略,盡量不去激怒或挑釁神父,和神父建立關係,藉此來使神父較難執行其威脅。男孩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試圖藉此方式來應付危機並避免傷害,但男孩也絕沒想到,他如此作為,也漸漸使得他失去了自我意識,進而同情、甚至認同了神父。最後,在庭上,不願指正神父,甚至日後喜歡上神父,喜歡這種關係,更而認同孌童神父,自己最終成為搞細路的神父。 實際上,教徒信教就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結果: 一、人質必須真正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人質 - 人類 綁匪 - 神棍(假借耶神之名) 藏參地點 - 現世 威脅 - 不信下地獄受刑,比歸於虛無更殘酷 二、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 小恩惠 - 上天堂,得永生 三、除了綁匪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 那就視乎情況,中國人似乎比較幸運 四、人質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 人不可逃到一個沒有死亡威脅的世界 http://www.ttf.hk/diary/Diary.aspx?ID=3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