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台灣天主教的發展與衰弱
雖然天主教的信仰人口僅佔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五,但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教等公益方面的貢獻上,仍有相當高的影響力。 台灣天主教會在於1950年代時曾有長足發展。但1970年代以來教徒停滯在30萬人左右,未有顯著之增加,而台灣此際正是人口大幅增加的時期,故可說信仰比例不增反減。為此,台灣天主教會進行調查,在《天主教在台灣現況之研究》一文中認為1950年代的發展係因: 1.有利的政治因素 2.社會經濟狀況不穩定 3.中國大陸教徒及神職人員大批來臺 4.山胞(今稱原住民)皈依 而1970年代後的停滯則有以下因素: 1.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使人的宗教需求下降 2.傳統文化對於西方宗教的抵制 3.民間信仰復興 4.信教人口的遷移 1990年代以來,台灣因為少子化嚴重、且神父必須獨身,與台灣人的傳宗接代觀念嚴重衝突,以及在台灣神父社會地位不高,導致台灣缺乏本國籍神父,必須從東南亞等地派遣神父來台[7];而各教區研議允許教友擔任神職人員(如終身執事),也顯示出台灣天主教會的牧民工作必須更加本土化的迫切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9%E4%B8%BB%E6%95%99 | |||||
“1.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使人的宗教需求下降” 是否50年代的教徒主要是因为有奶粉、面粉。。。才信教? ” 2.傳統文化對於西方宗教的抵制“ 这一点不能成为理由!50年代的传统文化思想比起现在更加厉害吧! “ 3.民間信仰復興” 是否代表人们都教会没有信心,民间信仰才有空间再复兴。 4.信教人口的遷移 遷移了去哪里?美国吗? | |||||
“1.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使人的宗教需求下降” 是否50年代的教徒主要是因为有奶粉、面粉。。。才信教? -這應該是原因之一,當時幫助台灣的需多"美援"是透過教會團體進來的 ” 2.傳統文化對於西方宗教的抵制“ 这一点不能成为理由!50年代的传统文化思想比起现在更加厉害吧! -50年代的台灣是個顛沛流離的時代,200萬剛移入島內的外省人,及受二戰及228摧殘的本省人,離根的人太多了!溫暖有麵包的教會成為了游子們渴望可接觸的家鄉以外的第二個歸屬地。這一切也都是在60-70年代經濟好轉,人有較穩定獨立的經濟及思想後,才慢慢看穿裡頭的問題... 這個標題是天主教學者下的...他們總是會"自動"覺得自己以外的信仰及思想都在抵制他們... “ 3.民間信仰復興” 是否代表人们都教会没有信心,民间信仰才有空间再复兴。 -教會捏造的東西沒有吸引到真正能留下來的人,民間信仰有主場優勢 4.信教人口的遷移 遷移了去哪里?美国吗? -1979台美斷交及1995年大陸攻台傳言前後,許多有錢的教會人士都移居到歐美或中美洲邦交國去了 |